4584 董其昌 节临《书谱》卷 手卷
LOT号 | 4584 | 作品名称 | 董其昌 节临《书谱》卷 手卷 | ||
作者 | 董其昌 | 尺寸 | 画26×267cm;跋26×36cm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600,000-800,000 | 成交价 | RMB 1,150,000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手卷 | ||
题识:孙虔礼《书谱》绝类刘子玄《史通》之文,唐时未有韩、柳变体,大都如此。所谓:画为分数,缀以妍辞,月露风云,相沿六代,盖选学大行,虽李杜不能独创也。至其论书,则过《笔阵图》远矣。董其昌识。 钤印:宗伯学士、董氏玄宰 题跋:思翁老年书,心手两忘,古来评书家,往往谓:某善于自运,某工于摹书。若以之论,思翁都属强生分别耳,然公中岁欲与沤波争驰,意存矫变,老而自进,机息神行,遂使有明三百年中,千数名家,尽让一头地,余见胜朝卷轴多矣,即书札一项,奕尝见九百余种,非敢为臆论也。彼夫南董、北邢之目,则渔洋乡曲,私说而已。壬戌立春日为煦斋少农题。成亲王。钤印:成亲王、诒晋斋印、皇六子、恭亲王 鉴藏印:武昌柯氏珍藏书画 此幅手卷为董其昌最擅长的行书作品。结字秀美精到,章法疏朗匀称,呈现出飘逸空灵的整体风格。款署董其昌,并钤白文”宗伯学士”与”董氏玄宰”二印。其后有成亲王跋文,端庄清丽并钤白文”“成亲王”、朱文“怡晋斋印”等印数枚。 在本幅作品中董其昌书写时,笔锋聚拢跳跃,似不用力,配合运笔的徐疾与提按,表现出墨色的不同变化,虽似不用力但力到笔端,清秀不乏筋骨,使得整篇章法布局朗逸舒畅,观此长轴手卷给人以空阔灵动之感,从中我们便可以得见董氏对于笔墨的深厚掌控之力。也正是基于此,至清中期康熙帝对董其昌的书法偏爱有加,推崇备至并摹之书之。在本幅作品之后的跋文即是由皇室成亲王(1752-1823)所作,其名爱新觉罗永瑆,乾隆之十一子,精于书法被称为清代四书家之一。此段跋文端正俊美,极其当时馆阁体特点,又间有欧字之方劲转折,自成一派。通过跋文可知成亲王赞赏董其昌书法之优美,甚至认为将其与邢侗(1551-1612)并称都是不恰当的,对董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款署为煦斋(英和,1771-1840)、少农(王际华,1717-1776)题,时间为公元1802年,即嘉庆七年。 明代有名气的书法家很多,如宋克、宋广、宋燧、沈度、沈粲、陈度、沈舟、文徵明、徐渭等等,各家皆有擅之书体,董氏以其洒脱俊秀的行书闻名于世,并在其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明末清初重要书画家、理论家、鉴赏家。在书画创作上讲求追摹古人的他,其成就正是得益于对历代书家与画家的不倦追求。其言:“学书不从临古人,必坠恶道。”在山水画的创作上,其喜用水墨,远宗董源、巨然,近师黄公望、倪瓒,常以其娴熟的技法临仿宋元名家画意,将书法的笔墨融于绘画之中,笔触见峰,墨色分别,并题识标榜显示其充分的自信。在书法上,自学书之时便及唐法,后又溯魏晋王羲之为宗,以至米芾、赵孟頫,集各家之长,综合晋、唐、宋、元书风,总结出”晋人书韵,唐人书法,宋人书意”之特点,其行书造诣颇深,敛米芾之激荡为清逸,改赵孟頫圆熟成淡雅,自成一体,独领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