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2 明万历 珐华雕罗汉座像
LOT号 | 8312 | 作品名称 | 明万历 珐华雕罗汉座像 | ||
作者 | -- | 尺寸 | 高44.5cm | 创作年代 | 明万历 |
估价 | 600,000-900,000 | 成交价 | RMB 690,000 | ||
材质 | 形制 | ||||
「大明万历五年丁丑吉日造」及「郭应举、郭廷根、郭廷库、郭廷余」款 备注:欧洲藏家旧藏 珐华器,亦称珐花器或法花器,明代中期以后在晋南一带盛行,景德镇在嘉靖前后也仿制法花器。由于珐华器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特殊,制作历史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域相对较少,所以能保存完好、流传至今的产品并不多见,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此件作品烧制精细华美,殊为难得。明三彩的艺术成就并不亚于唐三彩,明三彩其呈色基理和唐三彩上黄彩呈色差不多,绿釉的变化亦十分丰富如翠绿、深绿、苹果绿、草绿等,蓝釉更是明三彩当中的上品,其数量十分稀少,其它还有白釉、紫釉等,色彩纷繁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明三彩就其种类可分四种,即:琉璃砖、琉璃瓦、“珐华”(以天蓝釉为主的作品)、人物俑及家庭室内陈设品,本件作品即是以天蓝釉为主的珐华手塑精品。 本件瓷塑罗汉,面部及手部露胎,所穿衣袍施天蓝及藏青色釉,人物比例严谨,姿态传神,尤其是面部刻画极为精到,将罗汉凝神细循佛理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底座背面刻划铭文,曰:“大明万历五年丁丑吉日造”及“郭应举、郭廷根、郭廷库、郭廷余”四人名款。据英国私人藏品数据显示,该罗汉应出自具有800年历史的山西阳城琉璃乔家巨匠乔世兰之手,实属稀珍。 说到明三彩不得不提乔家,乔家的祖先就是做唐三彩的,由陕西西安龙桥迁至高平桥沟,经宋、元两代,于明初辗转到达阳城,开始在县城东关游伴沟安家,后来为了取材方便,再加上后则腰的瓷土质量更好,所以才又迁至后则腰定居,专门从事黑、绿瓷器和琉璃的生产,人称乔氏琉璃。琉璃最早发明于山西,无论是质量、造型、色泽,均数山西最佳,所以,在全国久负盛名。而在山西众多门派的琉璃匠师中,历史上有三家最为出名,即河津县的吕家,太原市南郊的马庄苏家,还有就是阳城县后则腰的乔家。而乔家又是其中人数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支。乔家生产的琉璃在明朝时,就有“南有景德镇,北有后则腰”的美誉,产品一度被明皇室大量采用。明代乔家有很多琉璃作品流传到后世,随之亦有许多杰出的乔家琉璃匠人千古留名。如阳城县寿圣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琉璃塔、东岳庙舞楼正脊楼阁式琉璃塔刹(建于明隆庆元年)均用的是乔氏琉璃。除此之外,北京故宫的琉璃狮子和明十三陵的部分琉璃制品,也发现有 “阳城琉璃匠乔”字样。新中国成立后,翻修北京故宫时,也发现很多琉璃瓦后面有“山西泽州”字样,经鉴定亦为山西阳城制品,这足以说明乔家琉璃在全国极高的地位。 明成化年间留名的匠人有乔云及其子乔彬、乔凤,他们为阳城县城内的汤帝庙烧制的琉璃构件不仅色彩艳丽,而且造型生动,是公认的艺术杰作。明嘉靖至隆庆年间,乔家后世留名的匠人有乔宗继、乔世富、乔世贵、乔永丰等。嘉靖四年,阳城富商李思孝出资修建十三层海会寺琉璃塔,所用琉璃构件悉出乔家匠人之手,尤其是第十层镶嵌的琉璃浮雕佛教故事是罕见的艺术精品。隆庆元年,乔世富及其侄乔永丰为润城东岳庙烧制的琉璃构件不仅造型细腻生动,而且在釉色上多有出新。 明万历年间,乔家后世留名的匠人有乔虎、乔世英、乔世宝、乔世兰、乔永年、乔永宦、乔长远、乔长正等。万历36年,乔永丰及其子乔长远、乔长正父子三人建造的阳陵村寿圣寺琉璃塔,上有琉璃浮雕177块,人物雕像480个,是三晋大地上琉璃构件最多最精致的佛塔,塔上嵌有琉璃小碑一块,碑上留诗一首:“琉璃宝塔创阳陵,天赐乔公来赞成。白手涂形由性慧,红炉点色似天生。神谋不爽魁三晋,巧制无双冠析城。巨业落成垂千古,君名高于碧云邻”。这首诗主要赞扬乔氏匠人的智慧和业绩,说明乔氏琉璃在当时享有盛誉。可以得知,明清时期,乔家的琉璃作品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并享有盛誉。 此后,王朝更替,战乱频仍,乔家的事业虽受到影响,但琉璃技艺却一代一代地不断传承。到了康熙继位之后,中国又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乔氏的琉璃技艺也再度复兴。到了乾隆嘉庆年间,又有大批乔氏琉璃工匠崭露头角,乾隆年间后世留名的乔家匠人有乔轸、乔乐善、乔从善、乔德善;嘉庆年间后世留名的有乔昌泰、乔和泰。后世留名的经典作品是嘉庆三年乔昌泰、乔和泰兄弟为阳城县西刘村府君庙建造的琉璃照壁,这一作品在文革中才遭破坏。 一代又一代乔氏匠人的精心钻研,使得乔氏的琉璃工艺日臻完美。同时,乔家人眼界开阔,打破常规,开门授徒,使得家传的琉璃技艺绵延不断。近现代,清王朝灭亡,民国成立之后,中国一度陷入军阀混战,时局不稳,当然寺庙建设出现停顿,但琉璃工艺品却一度盛行,乔家人的手艺仍有用武之地。这一时期乔家出名的艺人主要有乔承先、乔继章、乔小拴、乔拴田等。民国十年,乔承先和阳城后则腰的卫玉恒合伙开了琉璃作坊,生产各种各样的琉璃工艺品。乔承先与儿子小拴及侄子拴田精心钻研琉璃工艺技术,使产品达到出口水平。其产品由商人郭文兴包销,运到天津口岸出口。乔承先父子还为西安大厦建设解决了琉璃瓦的生产难题。1955年,阳城后则腰成立了国营陶瓷厂,乔承先受聘为技师,先后还承担过一些省内重要工程所需的琉璃工艺品研制任务,同时打破常规,开始给徒弟传授技艺,直到1965年以76岁的高龄逝世。当他的儿子乔小拴和侄儿乔拴田也去世后,乔家就后继无人了,但乔承先培养的徒弟还在传承乔家的技艺。数百年的打造,不仅使得乔家的琉璃烧制技艺炉火纯青,更使得琉璃乔家,这个家族品牌魅力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