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 14世纪 释迦牟尼
LOT号 | 8142 | 作品名称 | 14世纪 释迦牟尼 | ||
作者 | -- | 尺寸 | 高21.5cm | 创作年代 | 14世纪 |
估价 | 400,000-600,000 | 成交价 | RMB 598,000 | ||
材质 | 形制 | ||||
西藏,合金黄铜 作为精进苦行、遁世隐修、破除我执及各种诱惑,最终成就正果的典范与偶像,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故事一直在佛教世界中广泛的流传,其形象也为佛教艺术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此尊在风格上显得尤其突出。自13世纪后,一部分与尼泊尔相关的造像一改早期的修长线条,以厚重敦实的形体塑造为审美追求(图1)。这样的变化显得比较突然,最初的产生很可能是与工匠摆脱造像度量经制约、相对自由的创作有关。但很显然,这种变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在同时期的西藏造像中,我们可以见到不少相关的例子(图2) 此件作品,从其袈裟边缘的錾花样式、突出丰满的下巴判断,可将其铸造年代推至14世纪、甚至更早。造像以高锌的合金黄铜铸就,以此可以推断其应铸造于西藏地区,因为尼泊尔极少采用相同的材质铸造佛像。由于造像底座部分遗憾缺失,使得判断其产地的重要风格依据不完整,我们很难对其具体出处作出客观的推断。一尊“NJL”收藏的释迦牟尼像(图3)可被视作相似的作品以比对,学界普遍倾向于其应出自西藏中部的大片区域内,其材质与吉泉斋藏品略有不同,但从藏中地区寺庙内存放的风格多样、材质繁杂的各色造像上看,相同地区造像的材质存在差别亦属普遍现象 文献:1、Ulrish von Schroeder着《 Buddhist statues in Tibet》,2001年;2、David Weldon&Jane Casey Singer着《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Buddhist art in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1999年 撰文:马逸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