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630 吴昌硕 1926年作 行书七言联 立轴

行书七言联
拍品信息
LOT号 1630 作品名称 吴昌硕 1926年作 行书七言联 立轴
作者 吴昌硕 尺寸 136×33cm×2 创作年代 1926年作
估价 9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希斋集珍——近现代书画精品集(二册)》第78-79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5月。
题识:谢安舟楫风还起,庾信文章老更成。志坚仁兄雅属,为集工部句,时丙寅长夏,安吉吴昌硕年八十三。
印文:吴俊之印、吴昌石
绚烂多姿 一任自然
吴昌硕的行书根植于秦汉,这与其印风是相一致的。同时他更追求一种古朴美,这就是通常说的金石篆籀之气。先秦石鼓文及汉碑是吴昌硕的篆书基础,同时又将这种金石气引入到他的行书、草书。这种石鼓文的笔力骨线与汉碑的雄浑气度被巧妙地融会贯通在他的行草书中,成为吴昌硕书法美学的基础。他自己也说自己“强抱篆隶作狂草”。单从这一句字面意义来理解,他是用篆隶的笔法来书写草书。但是我们从更深的意义上来理解,则是一种创新的意识,他要写出自己的面貌与特色来。创新是任何艺术的不息生命力,也正是吴昌硕书法中的篆籀气,使得他的行草中充溢着篆隶意韵,而篆隶中也时常能看出他的草意来。这种篆与草的对立统一,使得吴昌硕的书法如长江黄河,一泻千里;似高峰坠石,势如破竹;像铁锥画沙,真气弥漫。沙孟海先生评他的书法“行草书纯任自然,一无做作,下笔迅疾,虽尺幅小品,便自有排山倒海之势”。吴昌硕先生自评其书法时,却明确地说“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谢安舟楫风不起,庚信文章老更成”一联作于1926年,吴昌硕晚年妙笔,联语均出自杜甫诗,浑然天成,对仗工整,显是为“志坚”先生精心所集,缶老晚年行书老练苍劲,气息畅达,笔势雄浑,已入化境,于此联可见绚烂多姿的人书俱老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