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4 明晚期 黄花梨素围板罗汉床
LOT号 | 5444 | 作品名称 | 明晚期 黄花梨素围板罗汉床 | ||
作者 | -- | 尺寸 | 长201.6cm;宽90.2cm;高80cm | 创作年代 | 明晚期 |
估价 | 3,500,000-5,500,000 | 成交价 | RMB 17,825,000 | ||
材质 | 形制 | ||||
备注: 1.马克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旧藏。 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旧藏,编号MD3。 罗汉床选用具山峦纹、流水纹的黄花梨,木纹屈曲变化的,色泽沉静,包浆莹润。 乍看为三屏式,其实后围子又分为等高的三屏,实为七屏式。三面围子后高旁低,攒框平镶素板,以黄花梨自然优美的花纹为装饰,是中国古代文人素朴自然的美学观点体现。后背中间设二竖枨,平镶三块心板,心板后又设穿带加固。值得注意的是后背三块心板之间的木纹走势贯通,不排除是一块长料截为三段后镶装。视觉上,因竖枨与心板表面平齐,两边木纹相衔接,形成了一气贯通的效果;结构上,前方两根竖枨和后方三根竖穿带,可以加固管束心板,并分散木板本身的应力,更加牢固。两侧围板较短,直接镶装独板心板。 围子边框线脚甚是微妙:顶端做成素混面,体现圆润面貌,竖向则起委角线,以增肃静和挺拔,如果观察再细致,可发现后围子竖向委角线在与侧围子相交处逐渐消失,变为平直的转角,与侧围子端面严密交接。 座面冰盘沿,弧面柔和含蓄,线条劲挺。矮直束腰,与牙板一木连做。牙板两旁大挖弧嘴,中间直而窄秀,与罗汉床整体造型相契。牙板与腿足以大弧弯相交,柔和自然,直腿足,末端内翻扁矮马蹄。牙板和两侧腿足内侧轮廓线拿捏极佳,线条收放自然,或挺拔,或柔和,顺畅优美。边缘起宽皮条线,以增层次。腿足内侧,则采用挖缺做法,即将矩形腿足的一转角切去一块,形成断面为近“L”形的效果,这是早期唐代壸门大榻遗意,一般早期的家具上多见此做法。此处挖缺做法与矮小马蹄腿配合,形成轻盈灵巧的效果。 罗汉床制式文雅秀气,榫卯交接处,多施楔钉,为较典型的苏作家具。简练清癯的造型甚为打动人心,应为古代文人书斋搁置,倦时小憩之佳器。从其造型特征和审美情趣来看,当制作于明末清初,不排除是晚明文人所用。 罗汉床是明式家具中大型家具,黄花梨所制者本就不多,素雅洁净者更少。又因结构特殊,往往三面围子有修配等问题,如本品能完整保存者,实属罕见。目前所知的这种黄花梨素围板罗汉床,可靠的也仅十数张之数,市面上可以流通者数件而已。与本例造型相近者,见于安思远《中国家具》例33。 “罗汉床”一名出现较晚,目前只见于清代文献。《圆明园内工则例》中有“布袋床并罗汉床卷珠云腿每二根用木匠一工”,《扬州画舫录》亦有相似记载。其名来源暂不知。《遵生八笺》《长物志》记有一种短榻,“高九寸方圆四尺三寸,三面靠背,后背少高如傍,置之佛堂书斋闲处,可以坐禅习静,共僧道谈玄,甚便斜倚,又曰‘弥勒榻’”。其实是一种矮小的宝座式坐具,学者多认为这是罗汉床名称的来源,或自“弥勒”联想成“罗汉”,挪用为罗汉床(或作“罗汉榻”)的名称。明人多将罗汉床名为“榻”,如《长物志》中称榻“坐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长七尺有奇,横一尺五寸,周设木格,中实湘竹,下座不虚,三面靠背,后背与两傍等,此榻之定式。”所描述的正是今人所谓的罗汉床。以造型来看,罗汉床至迟宋代已经出现,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佚名《维摩诘像》中所见即是。若再上溯,则魏晋时流行的榻上设围屏做法,未尝不是罗汉床的前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