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9 清雍正 仿哥釉纸槌瓶
LOT号 | 0569 | 作品名称 | 清雍正 仿哥釉纸槌瓶 | ||
作者 | -- | 尺寸 | 高16.8cm | 创作年代 | 清雍正 |
估价 | 4,500,000-6,500,000 | 成交价 | RMB 6,095,000 | ||
材质 | 形制 | ||||
出版: •《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93 「大清雍正年制」款 备注: • 瑞士玫茵堂收藏 • Ralph M.chait Galleries旧藏 • 香港苏富比,2011年10月5日,编号1 纸槌瓶瓶形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元九至十世纪。台北故宫博物院瓷器部部长蔡玫芬于1966年所著《论「定州百瓷器有芝不堪用」句的真确及十二世纪官方瓷器之诸问题》一文中提出推测:纸槌瓶的原型为当时伊朗及埃及的玻璃工艺,其流行于九到十二世纪间。关于此类瓶器的用途,Stefano Carboni猜测为伊朗泥沙布林特的装油或盛酒器,而也有学者认为其与宋代宫廷使用西亚贡入蔷薇水的传统密不可分。《铁围山丛谈》记载:「政和四年……并奉承俱入内藏库……大食国蔷薇水虽贮于玻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洒着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宋史·大食传》记:「来献蔷薇水二十琉璃瓶」,玻璃纸槌瓶极有可能为诸记载中所言琉璃瓶之一。此外,北宋初年东南亚沉船出土了不少纸槌瓶残器,故猜测海运应为纸槌瓶传入东亚的管道之一。而从中国境内出土的器物可辨,玻璃纸槌瓶最晚于十一世纪初便已进入辽国境内。北宋后琉璃纸槌瓶逐渐被取型用于瓷器烧制,而以瓷器仿制玻璃器的记载可见于《新校本北史·列传》卷九十:「何稠字桂林,……善琢玉。稠年十余……博览古图,多识旧物……时中国久绝琉璃作,匠人无敢错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自此,纸槌瓶成为一种仿西亚玻璃器而来的中国器物类型。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陶瓷纸槌瓶为北宋汝窑所出,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即藏两件个中精品——北宋汝窑青釉纸槌瓶和北宋汝窑青釉奉华纸槌瓶。其形制类似,皆圆口微侈,细长颈,斜宽肩,上丰下敛腹,卧足。薄胎上满施淡灰蓝色釉,釉薄处可见香灰色胎,底部更刻有乾隆御制诗,以证此器流传至清益得珍爱。 清帝好古之风尤盛,其中属雍正时期摹烧最得宋器遗韵,不事雕琢,素净逸然,一如拍品所呈,文雅安宁。胤禛对瓷器造型、图案、色彩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制图样和御批审定方可烧造,最直接的就是要求器出有样,所谓「内廷恭造式样」,拿古器实物作参照样本,这在《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多处记载。而唐英成书于雍正十三年的《陶成纪事碑》中所列的五十七种岁例贡御釉水,大凡仿古种类,都特加注明「仿内发宋器色泽」、「仿内发旧器」等。如仿哥釉一条,「一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至乾隆时期,纸槌瓶之仿烧与装饰则更具本朝特色,如以画珐琅工艺装饰,又如仿明代形制并放大尺寸等,相关烧造记录可在清档中窥得一二:「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哥釉收小八方双管瓶一件,哥釉四喜瓶一件,哥釉太极纸槌瓶一件……传旨: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俱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时再将交出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此磁器内有大器皿应画样带去,其小磁器皿俱各带。钦此」又如「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监胡世杰交玻璃胎画珐琅西番(花)渣斗一件……玻璃胎画珐琅喜相逢诗意纸槌瓶一件……传旨:俱配楠木匣盛装,盖上刻字。钦此。」以及(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花有耳盖碗一件……宣窑青花放大纸槌瓶一件……」 拍品形制、釉色均仿自宋瓷,形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件极为相似,盘口,直颈,折肩,直腹下微敛,式样雅致,颇具古风。通体施仿哥釉,其上「金丝铁线」古意盎然,韵致非凡。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所载「一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两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其中「铁骨哥釉」即为此例。不施复杂曲折的设计,简约质朴中透着「静为依归」的寂寥。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更添意蕴。 此瓶为The Ralph M. Chait Galleries旧藏,美国纽约一家由家族经营的艺廊,专营中国古董艺术品,由Ralph M. Chait于1909年创建,目前该店为其子Allan Chait掌管,其客户面极广,包括艺术家、政治人物、学者、不乏收藏界知名人士,诸如爱德华·索南斯肯、耶鲁·尼兰,之后又增加到总统赫伯特·胡佛在内的政商名流。此后该瓶由玫茵堂递藏,著录 于《玫茵堂中国陶瓷》卷四中。玫茵堂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誉为「当今最重要的古董收藏之一」,其收藏是瑞士Stephen Zuellig与其弟Gilbert两人60年的珍藏,玫茵堂之名是该兄弟瑞士家乡Meienberg的谐音,其意为「玫瑰花丛中的殿堂」,其收藏注重作品的珍稀程度、纹饰的品质以及作品的品相,所藏古董器物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清代,珍品繁多。 纵观拍场,2008年香港苏富比曾以6752万港币拍出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与本品形制亦相类,其延续北宋纸槌瓶之形,为当时官窑之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底刻「玉津园」以示该器为宋高宗于临安宫之收藏,且为南宋官窑最早期的制器之一。与拍品相比仅尺寸略大,釉色相异,可资比较。此外,2010年香港苏富比「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藏珍」专场所拍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槌瓶估价6千万港币,终以天价1.4亿港币落槌,实为拍场上清代纸槌瓶之佼佼者。该器一改纸槌瓶传统的直腹,代之以饱满的鼓腹,外壁以珐琅彩纹饰满布,足见当朝审美特征与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