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7 清乾隆 珊瑚红地花卉穿带橄榄瓶
LOT号 | 5667 | 作品名称 | 清乾隆 珊瑚红地花卉穿带橄榄瓶 | ||
作者 | -- | 尺寸 | 高31.5cm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2,000,000-3,000,000 | 成交价 | RMB 3,220,000 | ||
材质 | 形制 | ||||
「退思堂制」款 备注: • 香港苏富比,2004年10月31日,编号139 贯耳瓶直口溜肩,鼓腹下部渐敛,高圈足;器身呈橄榄状,颈部对称置贯耳为饰;足边有两长方形孔以供穿带使用,整体造型端庄秀雅。通体以珊瑚红釉为地,釉质细腻凝厚,釉色匀净温润,冶艳明快;粉彩绘黄、白、粉三色绽放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交织怒放,花蕊如繁星点点,密布其间,枝桠曲折迂回,婀娜多姿,绿叶阴阳向背过渡自然。以珊瑚红釉为底,绿叶为衬,三色牡丹更显娇艳欲滴、雍容华贵,且画面布局得当、疏密相宜,粉彩花卉与珊瑚红地相得益彰,画工精湛、笔触细致,色彩浓烈华贵,为清代粉彩花卉瓷器之翘楚,极为难得。外底施白釉,洁净细润,底心以矾红彩书“退思堂制”双行楷书款,规整端秀。 有清一代,尚古之风盛行,御窑厂常有摹古之作,并在前人之基础上推陈出新。此瓶之贯耳形制或化裁自周代青铜贯耳壶,见《西清古鉴》卷二十收录之“周贯耳壶九”。另参考一件西周中期酒器,1975年于陕西白家村出土,著录于《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 青铜卷》,上海,1995年,134页,464号。 宋人好古,将吉金造型融入陶瓷制作。贯耳壶之形亦为宋人所青睐,而有相似形制瓷器传世。清宫旧藏一宋龙泉窑双耳大瓶,与本器同为瘦高贯耳形制,但重心略低,底足形制有别,且器身饰弦纹,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下,2007年,图版102。穿带孔之设计亦见于宋器。明人高濂《遵生八笺》有载,“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不令失损。” 此器造型承袭商周及宋人雅韵,纹样装饰则体现典型清朝风格,牡丹热烈奔放,珊瑚红釉底色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本器至为相似者,曾参展日本出光美术馆建馆二十周年特展,著录于《中国近代书画及清朝陶磁展》,出光美术馆,1987,图163。另见故宫博物院收藏极为相似例,纹样绘制如出一辙,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款,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香港,1999年,页88,图77。以珊瑚红釉为底色之立件极为少见,见首都博物馆藏清雍正珊瑚红地花鸟纹瓶,与本器形制有别,底署雍正款识,装饰手法可资参考,见《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瓷器卷》下,北京,2006年,页226。 见与本器形制相类之单色釉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冬青贯耳瓶(故瓷010843),造型如出一辙,贯耳、穿带孔皆全,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款。邦瀚斯香港2015年12月3日上拍一清雍正粉青釉贯耳穿带瓶(编号22),形制相类,成交价达港币1732万。相似器型亦见乾隆时期所制,见黄地绿彩龙纹贯耳穿带瓶两例,其一为故宫博物院藏,收录于《杂釉彩,素三彩》,香港,2009年,131页,105号;另一见佳士得香港,2015年6月3日,编号3143。 与本器形制相似而无耳者,即一般所称橄榄瓶,为品级极高之器类。雍乾之际,橄榄瓶约可分为两类:其一如本器口底较直;另一类口底外撇,腹身细长,且重心较高。两类均见贯耳及无耳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冬青釉贯耳穿带瓶(故瓷013890),属口底外撇一类,同样饰贯耳及穿带孔,可资参考。 “退思堂”是清朝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的睿王府堂名。多尔衮是大清帝国的缔造者之一,官至“皇父摄政王”。但由于晚年独揽朝纲,死后被追夺王爵。至乾隆时期方为其昭雪,复还睿亲王封号,追谥曰忠,配享太庙,爵位世袭罔替。在《清实录》中,详尽记载了乾隆皇帝对其功劳的肯定,言其“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并赞其“立心行事,实为笃忠荩、感厚恩、明君臣大义”,甚至动情道,每次读到有关多尔衮忠心耿耿的实录,“未尝不为之堕泪”。 睿亲王府西南一处院落的一间,名为“退思堂”。其名或出自《左传》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传世另见书“睿邸退思堂制”款瓷器,多定为道光时器,当为多尔衮后人定烧,与本器有别。《饮流斋说瓷》中将堂名斋名款的订制者分为四类:帝王、亲贵、名士而达官者、雅匠良工。本器当属第二类,地位仅次于帝王订烧瓷器。且观此器,造型端华,纹样绘工精湛,釉色绚美,制作极其精良,用料格外考究,无可挑剔,与御窑官窑无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