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7 明 铜胎掐丝珐琅盖罐
LOT号 | 6187 | 作品名称 | 明 铜胎掐丝珐琅盖罐 | ||
作者 | -- | 尺寸 | 高53cm | 创作年代 | 明 |
估价 | 150,000-200,000 | 成交价 | RMB 230,000 | ||
材质 | 形制 | ||||
罐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烧造而成。唇口鎏金,短直颈,丰肩圆腹渐收,圈足。拱形盖,设宝珠形钮,以莲花纹为饰。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颈部掐金丝为地,施四色彩云纹一周;腹部绘火焰云龙纹,龙体硕大,龙身弯曲,姿态威武,龙身周围又配以如意云纹为饰,烘托飞龙的祥瑞,令人过目难忘;近底足处绘海水纹。此件作品造型古朴,胎体厚重,掐丝工整细腻,色彩绚丽,磨光平整,口沿、底圈等露胎处鎏金亮丽纯厚,雅韵醇厚,古意悠然,典雅华贵,别具匠心。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铜胎掐丝珐琅源自波斯,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