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 马轲 2006年作 顶硬上系列之月色
LOT号 | 1718 | 作品名称 | 马轲 2006年作 顶硬上系列之月色 | ||
作者 | 马轲 | 尺寸 | 178×269cm | 创作年代 | 2006年作 |
估价 | 700,000-1,500,000 | 成交价 | RMB 1,035,000 | ||
材质 | 布面油彩 | 形制 | |||
出版 《马轲:独立与寂静的话语》,P111-113,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当代艺术 马轲》,P18,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签名:马轲 06(正面)马轲作品 《顶硬上系列之四》布面油画 2005.11-2006.5(背面) 展览 2006年,出格:偏锋新艺术空间首展,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图景中,马轲因其古怪、内敛的平面图像,游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语言形式,以及幽深晦涩的象征手法而备受关注。马轲的作品自觉规避当代主流话语体系,关注的是现代主义裹挟下人自身遭遇的困境。马轲拒绝任何现实性强加的枷锁,他的绘画是内心漂泊、沉默后爆发的出口,是他“频繁经历的各式情感,是被常规惯例、时间和距离所麻木并进而遮蔽所有记忆前的诸多体验。 2000年后中国的艺术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地在学院和官方艺术机构体制之外生存的空间。在经历了长期的学院派绘画生涯与非洲红海逃难的生死见闻后,马轲意识到当生命受到外界压迫变得无助的时候,艺术家只能通过绘画反思生命的本质,他开始寻求自我成长的通道,创造更自由、更纯粹的作品。这时期的马轲走上了自由艺术家的道路,继续以表现性的手法画具有超现实主义倾向的画作。人与马的形象逐渐在马轲的作品中并置呈现,人与马的形象是艺术家不同人生阶段的映射,力量与怯弱并存,呈现出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多面性。中国传统社会以习礼而治,交织的人际关系是人情社会稳定维系的基础,孤独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与失意、离群相关联,个体孤独总是充满悲情的姿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马轲却认为:“当我俯就既有的概念、常规和惯性,俯就权力和利益时,绘画往往令我痛苦不堪。当我摆脱种种束缚,在稍纵即逝的形象与当下建立某种隐喻的关联,也就是我绘画成就的瞬间。马轲却选择通过绘画建立一种内向孤独的生活,在孤独带来的缓慢中寻找灵感。 创作于2003年的《读书》(Lot 1719) 以简略的形态表现马与人体,夸大某个局部,将马和人符号化,在90-00年代大家普遍厌倦将中国艺术意识形态化去解读的时候,这些放下了意义的包袱却充满象征潜能的绘画颇具个人特征。画面的左边是一匹席地而坐仰头长啸的马匹,右边是一个读书的男子。这个男子既可以看成是艺术家自己,也可以是任何人,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符号,而马轲不断地在通过复现这些符号建立起可贯穿其不同作品的某种图像逻辑。艺术家以立体主义的手法将《读书》(Lot 1719) 中的物象拆解和重组,架构起全新的空间秩序。马的头部、躯体和尾巴被分解成若干几何块面,在画中构成倒三角形之势,人物正好处于三角的中心位置,通体深红的马与背景的大片白色构成强烈的对比。为了凸显出人物形象,艺术家还在人物周围勾出一个半圆形红色背景,观众彷佛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怒气正在酝酿,让人疑问下一刻他是否还能忍受周围的喧嚣纷扰继续捧着书本阅读。马身上随意勾画的突兀笔触进一步增加了画面的荒诞性。通过对于“读书”这一行为的创造性表现,艺术家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外表与内心之间的强大张力与撕裂。 “顶硬上系列”是马轲05-06年创作的重要系列,延续了“读书”系列的图像逻辑,马轲标志性的“马”与“人物”形象在这个系列里继续以颇有冲击力的构图同时出现。除去相似形象的不断复现,观众也可以从系列作品中看到马轲对绘画性的专研,包括从图像上拓展更复杂的包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画面中也出现了一种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历史感。“顶硬上”是粤语的一句口头禅,意为“事到临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马轲的创作是一次次“顶硬上”的历程,追求艺术自由的道路注定是形单影只的,可是除了竭尽全力去尝试别无他法。艺术家不断打破熟悉的经验和知识的束缚,将被视觉世界塑造的认知惯性抛开,专注于内心的温度,将自己精神生活中希望和绝望纠缠的神秘感以最具想象力、最具人性的方式表达。 孤独是马轲体内经久不息的火苗,艺术家选择避开主流审美趣味,用绘画搅动炽热的红与深渊般冷酷的黑,在色域交织的疏密中创造蓬勃而出的张力。在创作于2006年的《顶硬上系列之月光》(Lot 1718) 里,马轲用坚硬粗粝的笔触描述着混沌之地的景象:马从布满荆棘的黑山上滚落,红色藤条借势弹起,不知疲倦地继续抽打一切敢于接近的事物,扭曲翻转的马蹄和张大的马嘴使观众彷佛能听到马痛苦的嘶鸣。马从天而降跌落尘埃,象征昂扬挺首的幻想被真实撕开,观者立刻感受到马的下坠感和速度感,并联想到当代个人生活像空中楼阁般总有一天会落入空虚、恐慌的现实里。天上的红云吞噬着月光,画面左边的人物无暇顾及眼前的混乱,茫然地望向诡谲的天色,暗喻着艺术家遭遇生活打击后感到困扰的情绪。充满层次感的黑与红产生让人深陷其中的力量,观众沿着色彩的能量轨迹探寻,会发现艺术家以自我放逐、挣扎的内心意味为基调的绘画风貌。 “顶硬上”系列的故事性仅是为了画面焦灼的氛围感而存在,最终指向艺术家的心理感受。个体生命的真相或许无法通过绘画完全揭露,人的心灵如果是一个晶体,它会拥有数不尽的棱面。在马轲看来,他所探求的主题仍有太多值得深究之处,不管画多少幅画都不能重现自我复杂心理的万一,这也成为马轲开始创作一幅画时总会面临困难磕碰的原因。尽管如此,他知道自己必须硬着头皮上了,借助故事找出现实和自身精神波动的落差,摒弃那些你知我也知的常识,用绘画表达其正在经历的当下。在如今信息量超大却充满循环、平庸的文化巨流中,马轲逆势而上不断打磨自己精神处境,用饱满有力的笔触和热烈、忧郁的色彩释放出醒目而掷地有声的个人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