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332 黄胄 1981年作 骑牧图 立轴

骑牧图
拍品信息
LOT号 2332 作品名称 黄胄 1981年作 骑牧图 立轴
作者 黄胄 尺寸 67×67cm 创作年代 1981年作
估价 50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黄胄于辛酉之秋时居雨石斋。
【印文】黄胄写意、映斋梁氏
【来源】Lot2332-Lot2335为徐希旧藏,由徐希家属提供。

炎黄痴子
—黄胄专题
黄胄对于当代中国美术史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他在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上有着极其重要的突破,以迥然不群的面貌崛起于上世纪50年代,成为徐蒋之后,中国当代人物画发展的又一座丰碑。他以自己的天才和苦修开启并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思潮和审美风尚。美术史学家甚至以他去世的时间来给近现代书画大家画上句号。
他的贡献首先在于走出了不同于传统画家临摹入手的创作路径。「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这个时期应该也是新中国美术的开始,新中国美术的特点就是对生活的强调,这和古代画家不太一样。特别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艺术创作从人们的生活入手,强调艺术的唯一源泉在生活,黄胄先生努力实践了这种思想。他没有受过旧的传统绘画的教育,一接触艺术就是从直接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开始画写生,所以他的特点就是直接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的营养。(崔晓东)
其次是创造了崭新的人物形象。纵观黄胄的绘画生涯,人物、动物、花鸟均有涉猎,完全称得上是位综合型画家。题材广泛,维族、藏民、内蒙、黎族、白族、海南渔民都是他绘画的重要题材,晚年还欲以黄山为师,可惜时不待我。从作品的题材构成和重要性而言,新疆无疑是黄胄的福地,他所有经典作品几乎都出自新疆,无论前期的《洪荒风雪》《庆丰收》《载歌行》还是后期的《姑娘追》《叼养图》,全都得到了新疆风情和维族风俗的深厚滋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新疆成就了黄胄。自此也承前启后地开创了中国画家边疆采风的传统。
其三,是创造了独特的笔墨语言。黄胄说:「我学画开始没有临摹的条件,这也有它的好处。我一开始就在生活里‘闹’,主要是画速写,一边观察一边画,边画边写,以后才学传统的东西。由于没有什么束缚,就敢于放开手画。」黄胄由此创造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其最大特点是以速写起家而创笔墨之新。其中「复笔」是他笔法中的独创之处。既在原来的线条基础上再次补写一遍,且未必都是重复吻合的;偶尔在淡墨的基础上再次补写。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了淡墨的阴影和衬托,再次补写就会造成立体的阴影效果,对于动态的写生捕捉和绘画,就是为了加强这种立体的动态效果;犹如摄影时出现的虚幻镜头。另外这种复笔线条的纷乱繁复和部分收笔时的高挑燕尾,也是体现动感的精妙所在。所以黄胄写生的复笔都是表现在动态的状况下运用,静态处理上基本却没有。
在墨法中,黄胄绘画中色与墨的融合对于中国画的复兴意义匪浅。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画家和藏家对色的排斥都到了极端的地步,色与墨的融合到了近代才产生了三次大的突破。第一次是以赵之谦和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派,为适应新兴商业市民阶层对吉祥如意的偏好,发展了红色入墨的海派传统,这种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认可,后来被齐白石发展成「红花墨叶」的传统格式,最终也成了经典。第二次色与墨的融合突破是以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用红褐墨三种颜色,交叉描绘西北黄土的苍黄与厚重,这种色墨的融合只有在描绘西北黄土高原的时候,你才会不觉的突兀,不觉的「脏」,觉得自然而言。作为长安画派传承画家的黄胄把这种色墨融合的方法成功地转移到了少数民族人物身上,黄胄用色墨融合的方法将他们的艳丽多姿及激情活力描绘的炉火纯青。
再次,他作品营造了崭新的绘画意境。黄胄坎坷的人生经历于后期作品中抒情诗的意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言志,画抒情,黄胄通过描绘普通人民勤劳勇敢、努力建设家园、实现美好理想的生活图志,将清新、欢快、潇洒、豪迈、气势磅礡的画卷铺陈开来,既有很强的现实感召力,又富有隽永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