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5 郭沫若 行书《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镜框
LOT号 | 2415 | 作品名称 | 郭沫若 行书《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镜框 | ||
作者 | 郭沫若 | 尺寸 | 88×46cm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180,000-280,000 | 成交价 | RMB 345,000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镜框 | ||
【题识】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毛主席词书为王傅斌同志。郭沫若。 【印文】郭沫若 【说明】上款人「王传斌」为外交家。1922年9月出生,山东省莱芜市牛泉镇鹁鸽楼庄人。1940年起历任中共九分区委干事、中共横河乡支部书记、依汶区区委书记、垛庄区动员委员会主任、各救会会长、中共沂南县委秘书兼党训班主任,中共沂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55年调北京,先后任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国际联络部副部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团中央委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亚非团结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文革后期,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 诗词唱和在中国历代诗坛上历久不绝传为佳话。郭沫若与***的诗词唱和更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盛事,广为人们传颂。郭沫若和毛诗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底。当时***应国民党元首***之邀赴重庆谈判,其间「横空出世」发表了震撼全国的《沁园春•雪》,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片恐惧惊慌。郭沫若步***词原韵连续写了两首《沁园春》词,高度评价了***的词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业绩。郭沫若的和词发表后,掀起了一个对毛词争相唱和的热潮,使***的《沁园春》词一时传遍全国。 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与***唱和频仍,1958年6月,正是个人崇拜思潮与大跃进浪潮互为激荡的时候,郭沫若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的万言长文中说:「我自己是特别喜欢诗词的人,而且是有点目空一切的,但是***同志所发表了的诗词却使我五体投地。」 总观郭沫若书艺演进变化历程,大概有过三次大的转折。少自颜而入,从谨严有度、楷法初具到溢而为行草,舒放自如,风流倜傥。待中年,笔调却十分豪纵自由,略带行书味道。再后来,他醉心于甲骨文、石鼓文、诅楚文乃至秦汉诸刻石的考释研究,以学养书,博采众长,碑帖互参,自出机杼,气概豪迈,终使其书法自成一体,人誉之为「郭体」。此幅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的意蕴,尤其是与苏东坡的书法风格有谋和之处,同属于横画宽结一类,深得苏字神韵。在笔法特征上,郭沫若书法以「逆入平出,回锋转向」为学书、执笔、运笔的要诀,顺逆翻转,腕活笔实,调锋灵活自如,创作上巧于变化,深厚凝重中不乏刚劲爽利,丰富而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