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3 18世纪 罗汉唐卡 (一组五幅)
LOT号 | 6683 | 作品名称 | 18世纪 罗汉唐卡 (一组五幅) | ||
作者 | -- | 尺寸 | 尺寸不一 | 创作年代 | 18世纪 |
估价 | 300,000-5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形制 | ||||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藏传佛教中的罗汉题材绘画受到汉地影响,形成了十六尊者与弟子,以及特殊的藏汉结合之画风。这组18世纪罗汉唐卡为五幅,展现了藏汉结合之罗汉堂卡画风的特征,其十六尊者为主尊,四周环绕或二弟子、或多位弟子,唐卡画面布局可见明确的天界、地界之分,画面的宗教结构清晰准确,背后以汉地山水绘画方法表现山河美景,为这一时期唐卡的代表风格,其青山绿水的表现方式,以及蓝、绿、粉、朱、金等颜色的运用正是受到清代早期汉地宫廷绘画的深刻影响之后所产生的的汉藏结合之画风。画面整体色彩清新,结构布局舒朗,山水构图有远近之分,给人以悠远辽阔之感,富有极强的艺术性,且原始装裱状态完好,五幅的装裱形式统一,原本极为一组十六尊者唐卡中的五幅,是清代18世纪罗汉堂卡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从其绘画细节中可见,达摩多罗尊者右手持禅杖,左手持拂子,身背经箧,头罩华盖,奔走途中,身旁猛虎相随;阿氐多尊者头戴披巾,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静修,身旁僧徒环绕;跋陀罗尊者身着朱色大氅,容貌苍老,然神色愉悦泰然,结跏趺坐,身侧鲜花为伴,两侧弟子正奉上佛宝,形成了标准的一尊者二弟子格局;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则结跏趺坐,左手托法钵,右手持经书,座下弟子同样托起经书。极为尊者神情超然,姿态放松,于清水绿水间讲经说法,将藏地特有的十六尊者形象清晰地印刻下来,不仅是一组精彩的罗汉堂卡,亦是难得的清代绘画佳作。 罗睺罗尊者,为佛陀尚为太子时和妻子耶输陀罗所生,为佛陀亲子。佛陀为罗睺罗尊者剃度后,拜舍利弗为戒师,舍利弗为他受沙弥十戒,成僧团中有沙弥之始,时年十五岁。祖师诵经十分勤奋,能诵读不懈, 因未受具足戒,不可与比丘同宿,出房宿于厕。曾与舍利佛行乞,于途中受迫害,以慈心而能忍。由于严守制戒,修道精进,得阿罗汉果故称“密行第一”。 达摩多罗尊者,是六世纪印度达罗彼荼国人,为该国大臣之子,自幼出家,为古印度十大论师之一。在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卷五中记载,他曾应国王挑战,和外道举行过一场重要辩论,扩大了佛教的影响;他专长的就是玄奘所学的瑜伽唯识学说,著有《唯识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宗的巨匠,也曾主持过后来玄奘留学的印度那烂陀寺,他这一学派后来的弟子戒贤,就是玄奘的老师。他的画像,就有独具一格的“背负经笈”造型。 阿氐多尊者,阿氐多为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无比端正。他出生于一个古印度的富人之家,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所以世人尊他为“长眉罗汉”,以慈眉善目的形象来象征人的慈善之心。由于从不去追求财物,其善德使他成为具有广博智慧和成就之人,并获得了阿罗汉果位,阿氐多的意思是“不可击败的人” 。 跋陀罗尊者是十八罗汉之一,排名第六位,他是佛陀的一名侍者。他本是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后出家为僧,系统钻研佛法,获得阿罗汉果位。传说他主管洗浴事,有些禅林浴室供其相。跋陀罗的母亲怀孕临盆时把他生在了跋陀罗树下,所以给他取名为跋陀罗,跋陀罗出家后称为罗汉。据称,他曾乘船去东印度群岛传播佛教,因此后世称他为「过江罗汉」。 宾度罗拔罗堕尊者,出生于古印度王舍城国师的家中,后由释迦牟尼佛亲自剃度为僧,并获阿罗汉果位。释迦佛称他为“大狮子吼”,意为弟子中最具权势、自命不凡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