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216 董其昌 临怀素张旭草书卷 手卷 

临怀素张旭草书卷
拍品信息
LOT号 1216 作品名称 董其昌 临怀素张旭草书卷 手卷 
作者 董其昌 尺寸 引首37×108cm;书心37×406cm;题跋37×34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800,000-4,5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绢本 形制 手卷 

题签:香光居士大草真迹,逸品。壬午(1882)秋六笙获藏。
题引首:董思翁墨妙,大风堂供养。庚戌(1970)嘉平月,爰翁题于可以居,年七十有二。钤印:张爰私印、大千。
题识:深闺乍冷开香箧,玉筋微微湿红颊。一阵霜风杀柳条,浓烟半夜成黄叶。垂垂白练明如雪,独下闲阶转凄切。只知抱杵捣秋砧,不觉高楼已无月。时闻塞雁声相唤,纱窗只有灯相伴。几展齐纨又懒裁,离肠恐逐金刀断。细想形仪执牙尺,廻刀剪破澄江色。愁捻银钩信手缝,惆怅无人试宽窄。时时举袖匀残泪,红笺漫有千行字。书中不尽心中事,一半殷勤托远使。委翳。落叶飘飖。游騉独运。凌摩降霄。耽读翫市。寓目囊箱。易攸輶畏。属耳垣墙。具膳参饭。寒口充尝。饱饫烹宰。饥厌糟糠。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秦中刻碑有张长史不全千文及怀素书寄边衣诗,虽皆狂怪,实二王时所未见也。董其昌临并题。
钤印: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
鉴藏印:陈六笙鉴定真迹印、六笙珍赏、陈氏家藏、灏文堂、灏文堂藏
题跋:玄宰写寄边衣诗以芝、旭带杨少师,真有狞龙劣蛟往来怒飞于卷上也。善甫其护藏之。陈继儒题。钤印:眉公、一腐儒。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说明:
1.陈璚题签,张大千题引首,陈继儒题跋。陈璚、张大千旧藏。
2.陈璚(1827-1906),字鹿笙,又作六笙、鹿生,号澹园,室名随所遇斋,广西贵县人。同光间禀贡生,以军功官至杭嘉。湖道、四川布政使。书法为一代名家,兼画墨梅。晚居杭州,置烟雨楼。与吴昌硕友善,为西泠印社第一批社员之一。

此卷为董其昌草书“临二碑卷”,其自言“秦中汉碑有张长史不全《千文》及怀素书《寄边衣》诗,虽皆狂怪,实二王时所未见也”。此卷前段临写怀素《寄边衣碑》全文,后段写张旭不全《千文》,以“委翳,落叶飘摇”至“饥厌糟糠。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结尾。全卷书写跌宕起伏,飘逸流畅,有张旭之“颠”不失蕴藉,具怀素之“狂”未减雅韵,虽言临写,更见董其昌个人书风神采飞扬之态。
董其昌草书学怀素,其临写怀素《自叙帖》数不胜数。而传为张旭《古诗四帖卷》为项元汴旧藏,其死传到他的儿子项玄度手里,又请董其昌题,董其昌说:唐张长史书庾开府步虚词,谢客王子晋、衡山老人赞,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与所书“烟条”“宛谿诗”同一笔法。颜尚书、藏真皆师之,真名迹也。自董其昌始定此帖为唐代书法家张旭所书,并将它刻入董其昌刊刻之《戏鸿堂帖》。可见董其昌对怀素和张旭书风的研习之深入。
卷后钤“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应为一对印,在董其昌书画作品的钤盖使用上,其有大约一个相对固定的使用时间。世界著名董其昌研究专家李慧闻在《“董其昌的世纪”展览作品用印分析》中认为:“到1607年,‘知制诰日讲官’印(第13号印)和‘董其昌印’(第14号印)开始配对使用,并很快得到董其昌的垂青,随后数年中两印几乎形影不离,且‘知制诰日讲官’通常钤在‘董其昌印’之前,极少见单钤‘董其昌印’的。展览有三件作品上钤此两印,其时间跨度达六年之久:1607年作《行书临宋四家》(13、14号印,这是据我所知最早钤该对印的),1610年作《书画圆光》(16、17号印),1613年作《荆溪招隐》跋(19、20号印)。这两方章使用太多,损坏日甚,特别是‘董其昌印’,很难判定这三对印(13/14、16/17、19/20)就是同一对对章在不同时期、不同损耗情况下出现于不同的董其昌作品上而已。董其昌1603年作《书法》上的第10号印与1607年作《行书》上的第13号印印文都是‘知制诰日讲官’,虽然两印看起来极为相似,但此前已有人公开宣称,它们之间的不同实在令人狐疑,无法将它们确认为同一方章;而在作于1603年至1607年之间、没有明确系年的作品中,这两方印都没有出现过。
迄今为止,李慧闻发现的最晚钤用13/14号对印、16/17号对印和19/20号对印的是董其昌1615年7月题唐寅《观杏图卷》的跋文,是图现藏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藏画集》图版14,1963年)。而到了1617年,董其昌则开始钤用另一对章(64/65,见XVI组)。1616年3月,董宅被毁(见《董其昌的一生》第4部分),估计原对印亦毁于一旦,董其昌乃因此着意复刻一过,即得64/65号对印。因此,不妨暂时认定董其昌最早使用64/65号对印是在1616年3月”。(参见下图)
本文将国内各大博物馆董其昌书作中钤有“知制诰日讲官”和“董其昌印”对印的数件完整书作举例说明李慧闻所论二印残损情况。依据款识以及用印情况,亦可知是作于1609-1611年间,且时间上应靠近于1609年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