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242 龚贤 行书《桃花源记并诗》 八条屏 

行书《桃花源记并诗》
拍品信息
LOT号 1242 作品名称 龚贤 行书《桃花源记并诗》 八条屏 
作者 龚贤 尺寸 170×53cm×8 创作年代 --
估价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绢本 形制 八条屏 
出版:《名人书画百集》,京都真美书房,1906年。
题盒:
1.龚贤零条七幅并释文一幅。九华印室珍赏,月庄主人题。钤印:心泉。
2.龚半千书桃花源记四幅。龚贤书桃花源记诗三幅。附李东琪释文一幅。心泉莺谨签。
3.我友铁笔家桑名铁城好游,屡航于清国,访问名士请益,以为乐焉。偶见龚半千真迹桃源记八幅,惊喜购以归。一日示余,余观之书法佳妙,真绝品也。叹赏之余,录半千小传以赠。画史汇传曰: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道,号柴丈人,昆山人,流寓金陵,为八家之一。山水得北苑法,亦仿梅道人。尝自写照,性孤僻,为人有古风。工诗文,行草雄奇。其殁也,曲阜孔东塘客游金陵,为经理其后事,抚其孤子而收其遗文,有香草堂集。明治廿五年(1892)九月,铁斋外史。钤印:富冈百炼、铁斋翁。
题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誌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誌,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取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半亩龚贤书。
钤印:龚贤之印、半千
鉴藏印:天香阁藏、宝石斋、珍藏、铁城、富山桑箕章、铁城桑氏珍藏金石书画之记、铁般身躯、子孙保之、九华印室珍藏、铁城所藏
题跋:桃花源记并诗。龚贤,字半千,昆山人。康熙初流寓金陵,其书画世人多称之。嘉庆乙丑(1805),半山得此挂屏八幅,残缺数十字。请余补书,余恐贻画蛇添足之诮,因录全文于后,使读者无棘于口足矣。济宁铁桥老人李东琪书并识。钤印:李东琪印、李铁桥。
说明:
1.此作原为日本篆刻家桑名铁城游历中国时购得,盒内外分别由其师北方心泉题签,友人富冈铁斋题识。
2.李东琪题跋。李东琪,清代人,字铁桥,山东济宁人。喜收藏金石文字,与赵魏友善。《济宁州志》曰:“东琪克承父学隶书,尊经阁屏风《圣经》一章,其所书也。远近搜寻古碑,遇有端倪,即与黄同知易肩舆往,向榛莽中剜苔剔蓟,且模且读。”
3.桑名铁城(1864-1938),名箕,富山人。斋堂为九华室、天香阁。少年时从乡儒小西有义先生学习汉学和书法。其后游历远江,入山冈铁舟门下修炼剑术。又移居金泽受教北方心泉,钻研篆刻金石学。长于铁笔,名震京畿。明治间曾游中国,与苏杭士夫相往还,搜采秦汉古铜印谱甚广。
4.北方心泉(1850-1905),出生于日本金泽市内常福寺,为住持北方致风之三男,幼名佑必,为近代日本著名高僧、书法家。1877年后多次来华传教,并开设金陵东文学堂。与书画家胡铁梅、国学大师俞樾等游深交。
5.富冈铁斋(1837-1924),字无倦,号铁斋,别号铁人、铁史、铁崖等,日本明治至大正年间的文人画家、儒学学者。他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文人,作品在日本备受推崇,各大博物馆均有入藏。

东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诗》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自给自足、和平快乐的世外桃源,一个令诗人向往的理想社会,成为後世不断传颂的文学经典。而生活在朝代更迭社会动荡变革时代下的明遗民龚贤,面对家破人亡孤苦流寓的境遇,提笔抄录五柳先生名篇,可谓心有戚戚焉。
龚贤(1618-1689),字半千,号野逸,江苏昆山人。居金陵清凉山。工诗文、行草。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著有《香草堂集》。
龚贤书名被画名所掩,存世书迹多为画上题跋或诗稿,单纯书作较少,偶有条幅和手卷,大都庋藏各大博物馆中。此绢本行草大字八屏(现存龚贤书七条,一条为李东琪书释文并题记)为目前仅见,尺幅巨大(170×53cm.幅),其笔墨酣畅淋漓,气韵生动,纯任自然,无论是结字,还是行气,或者是字与字之间的牵丝引带,都能随手变化,或行或草,浓淡相应,蔚为壮观,堪为市场流通龚贤书法作品之绝佳者,殊为难得。
古人讲究“书画同源”,作为画家的龚贤,同样的以书入画,特别强调中锋行笔和遒劲的笔力:“惟中锋乃可以学大家,若偏锋且不能见重于当代,况传后乎?”其点画厚重丰润,行笔持稳,或缓或捷,或轻或重,或敛或舒,聚散自如。其字迅捷处若兔起鹘落,凝重处如高山之堕石,节奏分明,起伏有绪。不再像中期那样以力劲骨势为主,而是以情趣韵致取胜,虽无年款,亦可知为龚贤晚期“笔圆气厚”“墨丰笔健”的典型书风。
此作原为日本篆刻家桑名铁城游历中国时购得,盒内外分别由其师父北方心泉题签,友人富冈铁斋题识,推崇备至,如此煊赫巨制,识者自珍。
原藏者及题跋者分别为:
桑名铁城(1864-1938),名箕,富山人。斋堂为九华室、天香阁。少年时从乡儒小西有义先生学习汉学和书法。其後游历远江,入山冈铁舟门下修炼剑术。又移居金泽受教北方心泉,钻研篆刻金石学。长于铁笔,名震京畿。明治间曾游中国,与苏杭士夫相往还,搜采秦汉古铜印谱甚广。
北方心泉(1850-1905),出生于日本金泽市内常福寺,为住持北方致风之三男,幼名佑必,为近代日本著名高僧、书法家。1877年後多次来华传教,并开设金陵东文学堂。与书画家胡铁梅、国学大师俞樾等游深交。
富冈铁斋(1837-1924),为近代日本画坛巨墨,地位可与中国的齐白石相匹,遗留作品达2万件。铁斋最初通称酞辅,青年时期称道昂、道节,至1872年一度名铁斋。以後名百炼,字无倦,号铁斋,户籍登记为富冈百炼,通称铁斋。其他别号中也大多含有“铁”字,如:铁道人、铁史、铁人、铁崖、铁农人、铁枪斋、铁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