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8 蓝瑛 1657年作 春涨图 立轴
LOT号 | 1248 | 作品名称 | 蓝瑛 1657年作 春涨图 立轴 | ||
作者 | 蓝瑛 | 尺寸 | 194×65.5cm | 创作年代 | 1657年作 |
估价 | 800,000-1,0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设色绢本 | 形制 | 立轴 | ||
题识:丁酉年朝山居观梅,值雨雪及旬。竹扉静掩,对花坐雨,画得春涨图。画竣,霁色盈窗,笔研俱快。澈道人瑛时七十有三也。 钤印:蓝瑛之印、石坞头陀 说明:苏富比《中国书画》拍卖专场,LOT12,纽约,1999年4月。 蓝瑛出生在杭州,天生聪颖过人。《浙江通志》中载:“少颖异,八岁尝从人防事,蘸灰画地,作山川云物,林麓峰峦,咫尺有万里之势。”明末时因躲避战乱移居松江,他求教于孙克弘,结交了董其昌,与诸多松江派的画家学习绘画技法。明末清初的中国山水画坛,摹古之风盛行,能够不受“摹古”风气影响,能自由彰显本色、探求独特风格的画家可谓凤毛麟角。蓝瑛在深谙前人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独特的审美情趣来寻求中国山水画新的表现形式,在中后期成功摆脱了“摹古”思想,将自身对山水画的理解和前人的绘画技巧融入到他的绘画中,从而形成了个人鲜明的绘画风格,并最终建立起了“武林画派”。在晚明文人画的主流艺术圈,蓝瑛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浙派面目示人,故又有“浙派殿军”之称。 此幅《春涨图》大幅立帧,高远图式构图纵向展开,视野开阔。远景绘高山伟立,苍松与各色花树掩映,楼阁隐现于山林间。近处山石巍峨,左中部及下部绘溪水流淌,给人以迅急满漾之感,隐现于山间的小径,主仆二人正在赶路。全图布局稳重,用笔苍劲顿挫,点染别致,笔墨泼辣而不野,设色妍丽而不俗,树木景物充满生机。景象既有山林泉壑的自然景观,又有人物活动的细节描绘,浓郁的诗意气氛更显古韵动人,表现出文人悠游、隐居的生活,富含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此作绘于1657年,是蓝瑛极为晚年的作品。查阅《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该年创作的大幅立帧山水作品不足五件。较为著名的有故宫所藏《云壑藏渔图轴》(京1-2763)、杭州文物考古所收藏的《层峦秋色图轴》(浙5-053)、贵州省博物馆所藏《秋壑清音图轴》(黔1-11)等。统观这些画作,高远处布局疏朗,高山似乎䇯入云季,半山腰处多绘亭台楼阁。下半部分的近景绘杂树山石,构图繁细,在山石罅隙处多绘潺溪流泉。高远式的构图整体给人以高阔宏远之势。 查永玲在其论文《蓝英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演变》中认为,蓝瑛在六十岁之后为其绘画生涯最为精彩的时期,在融会贯通前人技法难础之上,自立门户,最终形成自己的面貌,除了用笔逐渐走向刚直老辣之外,还保留了中期秀润淡雅的气息,使画而里现出评厚、突兀、峻赠的气势。 张庚《浦山论画》说:“至明季方有浙派之目,是派也,始于戴进,成于蓝瑛。”受蓝瑛影响的武林派画家众多,除他的儿孙外,还有不少曾出自他门下后又自立门户的画家,如蓝孟、蓝深、蓝孟、刘度、王奂、陈洪绶、禹之鼎等。从山水画艺术的角度来看,蓝瑛及其武林画派实际上是继承并发展了元代文人画的绘画技艺及理念,不管是笔墨意境还是在绘画风格上,都有其独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