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1 明 朱红漆四抹门大经柜
LOT号 | 6321 | 作品名称 | 明 朱红漆四抹门大经柜 | ||
作者 | -- | 尺寸 | 长148cm;宽86cm;高187cm | 创作年代 | 明 |
估价 | 2,500,000-3,5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形制 | ||||
【出版】 刘传生:《大漆家具》图号46,第244-245 页,故宫出版社,2013年 【备注】 柯惕思 (Curtis Evarts) “善居”藏 【展览】 2015年 北京 中和“经典收藏邀请展” 2016年 北京 红砖美术馆 “识别区:中国-丹麦家具设计” 圆角柜杉木为胎,通体髹红漆,漆层厚实,保存状态极佳,发色艳而不浮。柜体硕大,大进深,框架挺拔,气势俨然,静默如山,雄峙如雕塑、建筑,屹立600余年而气势犹存,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件年代确凿的传世圆角柜,亦是中国宫廷家具史乃至中国家具史的重要孑遗,稀缺性、重要性、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兼备。 高度逾人,但宽度达148厘米,是常规圆角柜的一倍半,进深88厘米,是常规圆角柜的2倍,故而气势恢宏,无可比拟。 柜顶出沿喷出较多,如同给敦厚柜体加了一个帽子,与建筑挑檐有异曲同工之妙。边沿采用素混面下压边线式线脚,造型甚为饱满。 腿足侧脚收分明显,稳固挺立。四抹门,门心落膛,抹头高凸于门心表面,充满结构美观。值得注意的是,柜门腰板位置偏下,分割门心,上部高而下部矮,这是宋元以来隔扇门、柜门常见比例,明正统《新编对相四言》所绘圆角柜即使这种比例关系。 柜门下横枨扁阔,异乎寻常,如同一个建筑上的木质门枕。600年开关磨损,使其凹凸起伏,如见古巷之地砖,岁月悠悠,令人感叹。当然也得益于杉木优良的耐腐、耐磨的超强韧性,方能保存至今。 柜门下有扁矮闷仓板,其实内部并不设闷仓;柜侧山设两个横枨,装腰板而分上下,与柜门呼应;内膛不设抽替,只以隔板分为三层,隔板看面沿边起宽皮条线。在更晚时期的明代隆庆、万历时期圆角柜上均可看到这种造型的延续。 柜门下牙板,牙条窄秀,比上方的横枨窄很多,同样是宋元时期家具牙条比例关系。前方和侧面牙条,至两端为对卷云纹,作花牙状向内拱出一个花芽,这种造型,常应用于明初建筑基座的圭脚,此外英国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藏“大明宣德年制”款剔红龙凤纹橱上,也采用与此相同的牙板,显现出时代的一致性。后方牙条简素,但牙头宽阔且做委角,这在宋辽金元时期牙板上常见,如巨鹿出土的宋桌就残存这样的牙板。 柜门上设镂如意云头的长面叶、丫形钮头、圆拉环、菊瓣式垫片,柜门框背面设梭形垫片,贯穿柜门框的扭头至此做成铆钉。铜饰件材质泛紫,与宣德炉所见铜制接近,不同于明清时常见的白铜。 杉木性稳耐久,木质纤维长、匀称,有大料,是建筑、漆家具胎骨上好用材,明清时官式漆器也是以杉、楠木为大宗。此例漆质保存之完整、良好,亦是与杉木优秀品质有关。 碳十四采样检测,为1356±35年,即元至治元年(1321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从其沉稳端庄造型和漆质水平来看,更偏向于明洪武时官器,可谓无与伦比。 红漆又称为朱漆、朱红漆,其发色艳丽而奢靡,在古代是品级较高的颜色种类。自宋代以来,就开始约禁。 《宋会要辑稿》载宋仁宗“(天圣)七年诏士庶僧道,无得以朱添饰床榻,九年禁京城造朱红器皿”。 至明代,约束更严,且明代尚红,不唯服饰,如明初的《宣宗行乐图》至明晚期的《出警入跸图》中,器具均以红漆为主。 明初朱元璋即禁民间用红漆,《皇明经世实用编》“贞集”:“漆木器其床面、屏风、槅子并用杂色漆饰,一切朱红陵金、描金、雕琢龙凤纹禁勿用。” 《礼部志稿》“颁行参酌禁条”载:“洪武五年礼部言……其服用、酒器、伞盖、床塌、帐幕、舟楫、鞍辔、房舍之类……俱不得抹金、描金并雕刻龙凤,妆饰金玉珠翠及朱红黄色。” 明弘治皇帝又重申此令,《大明武宗毅皇帝宝训卷》“励俗”:“旧制……其椅桌木器之类禁用朱红金饰,近虽军民之家辄踰分僣用,今后一遵定制,军民之家惟酒盏用银,壶尊器及髹漆器用朱红、用金饰者治罪。” 明万历时申时行《重修大明会典》又再次强调:“器皿僭用朱红黄颜色及亲王法物者,俱比照僭用龙凤文律,拟断服饰器物追收入官。” 由于各部位使用频率和人接触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断纹和状态。其柜门浑然一体,隐发稀碎断纹如丝蔓,但颜色稍有变化,断纹时深时浅,时疏时密,光泽感明显。腿足发稀碎断纹,牛毛断兼小蛇腹断、皴断。侧面由于人的干扰较少,发匀称的丝蔓断、龙鳞断,皮壳干爽。背面则皮壳老旧苍古,亦不见大断纹,可以想见漆质之佳。由于柜表在外,故发色红而偏橙,较艳。内里则红而偏深色,柜门、内膛、隔板漆质保存均甚完整,遍布大蛇断,恢宏苍古之气,令人赞叹。 漆质保存上佳,因600余年加持,发色更加沉稳,现出皮革般悠悠光泽,高贵非凡,所见明初红漆多为这类质感,当与细密坚实的漆质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