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403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大罐

青花缠枝花卉大罐
拍品信息
LOT号 6403 作品名称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大罐
作者 -- 尺寸 高48cm 创作年代 明洪武
估价 3,500,000-5,5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备注
1.北京瀚海,2002年12月09日,编号1581;
2.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本品造型雄健敦实,唇口、短颈、溜肩、弧腹。器型但较元代同类大罐则更显得浑厚之中多出一丝清秀,纹饰布局自上而下分列五层,而且每层彼此分隔明显,具有一定明代早期风格。但究其肩部与近足处之八吉祥画法风格推断,应还具备极大的元代青花瓷器装饰风格。其底部仰莲纹中绘制之杂宝纹,与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所藏之名品元青花象耳瓶之底足处极为相近。另一例可参考现为ESKENAZI收藏之“元 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其近足处杂宝纹画法与本品如出一辙。
本品整体纹饰繁密之感,在腹部主题纹饰缠枝莲纹与胫部缠枝灵芝纹之中充分体现。虽各个纹饰之间的间隔较为疏朗,整体绘画风格有轻微不同于元代,莲花叶亦不及元代的饱满,莲花纹呈螺丝状,而非元代的葫芦状。莲瓣纹摆脱每瓣分开,各自独立的画法,取而代之则是莲瓣相连,且双色描绘边线,而不填色的白描画法,让莲花的饱满之状更具立体效果。本品底部涩胎,见粗犷的镟修痕,与元代风格相类。综上所述,本品应为元代与明代早期相结合其间的作品,时代特征较为纷繁错杂,故同类存世量极少。
蒙元定鼎中原之后,瓷业之发展深受伊斯兰文化之影响,展现前所未有之繁盛,究其原因乃是得益于开放的社会环境。终元之世,朝廷与西域伊斯兰地区交往广泛而频繁,彼此审美观念相互交融,衍生出蒙元帝国文化艺术的新姿彩,其中彼地之文化传统对当时中国国内诸类商品影响之深莫过于瓷器一项。此时在波斯陶器上广泛使用已逾三百年之久的钴蓝料传至景德镇,与本土得天独厚的烧瓷技术相结合,遂成瑰丽潇洒的青花瓷器。直至正十二年(1353年),景德镇才停止烧造,结束了中国瓷史上元青花瓷器潇洒而豪放的一页。自至元二十一年始,景德镇早在置于朱元璋的控制之下,烧造供当时吴王府使用的瓷器是具备相关的条件。本品很可能应该属于至正二十一年至洪武元年约五年之间的产品,是元末战乱之后景德镇窑业再度恢复的见证。
洪武时期内府烧造的罐类仅见两种:前者是瓜棱形带盖罐,存世见青花与釉里红两种;后者即是本品,只有青花一种,现存世仅得二例,除本品以外尚见玫茵堂旧藏“明洪武 青花八吉祥缠枝莲纹罐”,(参阅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卷4,编号1623);后售于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7日,编号42。两者主要在尺寸方面差异较为明显,本品为48厘米,玫茵堂例为50.5厘米,其余青料、画法、布局皆一致。另可比较一件售于香港苏富比1994年5月3日,编号33,现为区百龄先生收藏藏品,曾收录于《100 Masterpieces of Imperial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Au Bakling Collection》,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1998年。
本品诞生于元末明初这一特殊时期,遂而开辟了青花瓷器的新境地,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珍稀的品类,彰显出一份与众不同的时代特性,不独具有深厚的学术意义,亦是不可多得的御瓷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