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57 明宣德 掐丝珐琅缠枝莲尊

掐丝珐琅缠枝莲尊
拍品信息
LOT号 2057 作品名称 明宣德 掐丝珐琅缠枝莲尊
作者 -- 尺寸 高18.5cm 创作年代 明宣德
估价 2,800,000-3,800,000 成交价 RMB 4,032,000
材质 形制


《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尊》赏析
张荣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约在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纪,掐丝珐琅工艺从中东地区传入中国。掐丝珐琅一般以红铜做胎(少数以金或银为胎),胎子成型后,再用细而窄长的铜丝,根据装饰图案所需,焊接在胎体表面;然后将五颜六色的珐琅釉填入凹陷的花纹之中,入窑焙烧;因其焙烧后凝结的珐琅釉会收缩,所以填釉、焙烧的工序需要重复多次,才能使珐琅釉完全充分的填充在盘丝的凹陷位置;烧好之后,还要进行打磨、鎏金等工序方可成器。正是由于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严格、成本较高等原因,故其在中国诞生之日起,就被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皇家所垄断,秘藏深宫,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
掐丝珐琅工艺与我国历史悠久的玉器、漆器、青铜、陶瓷等工艺相比,历史要短暂得多,见于文字着录则更少。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首次记录了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和用途,“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之类,多为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大夫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内府作者细润可爱。”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作者曹昭对珐琅器颇有偏见,认为珐琅器只可供妇人使用。但作者也承认“内府作者细润可爱”,道出了皇家珐琅器的精美。《格古要论》是研究我国早期珐琅器唯一的一部文献资料。正是由于记载珐琅工艺的书籍极少,故给珐琅的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通过对现存的掐丝珐琅器的排比、研究,研究者们推断出我国最早的掐丝珐琅实物为元代制品。元代珐琅,器型端庄大方,釉色明艳温润,有的呈半透明,具有宝石般光泽。唯存量稀少,弥足珍贵。
明代“御用监”为制作珐琅器的官方机构,其中仅见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的器物带有官方年款。宣德为明代最早的带有官方年号的开始,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和瑞士私人收藏家中的“掐丝珐琅云龙纹罐”上有“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明确地说明了该罐的制作地点。从流传的实物看,宣德珐琅包括有款珐琅与无款珐琅两种,宣德款掐丝珐琅的数量很少,还有一部分后仿款,鱼龙混杂。比较可靠的宣德款珐琅有尊、花觚、盒、盘等,还有一些器物是根据有款珐琅鉴别出年代的,如掐丝珐琅双陆棋盘,属于无款的宣德珐琅。宣德掐丝珐琅具有掐丝活泼流畅,釉色艳丽,花朵饱满等特点。这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尊,其造型仿自三代青铜器,口内一周为掐丝缠枝芙蓉花,颈部与足部装饰的是写生花卉,有芙蓉、栀子、石榴等,中间装饰的是缠枝勾连花卉,它是掐丝珐琅中最为常用的图案。整个尊使用了六种颜色,即天蓝、红、黄、白、墨绿、宝蓝,颜色纯正,色彩逼真。在珐琅研究中,珐琅颜色的变化是鉴定其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这六种珐琅的颜色与准确的宣德款珐琅完全相同;该尊装饰的写生花卉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最常用的图案,我们可从永宣漆器中找到答案;掐丝细腻流畅,鎏金有部分磨损。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件无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尊是宣德珐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