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71 芃芃 1996年作 有绿叶的桌布

有绿叶的桌布
拍品信息
LOT号 1771 作品名称 芃芃 1996年作 有绿叶的桌布
作者 芃芃 尺寸 50×60.5cm 创作年代 1996年作
估价 40,000-50,000 成交价 RMB 63,8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签名:芃芃 96
芃芃,1963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自幼习画,18岁时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五年后毕业又开始重拾画笔,不再间断至今。由于生活在中央美院这个环境中,常常直接请教前辈先生和老师们,从他们的教导中获益良多。和丈夫一道跑遍了世界各个著名博物馆和美术馆、认真研究和学习大师们的作品,收获无穷。
曾在中央美院陈列馆、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深圳博物馆、青岛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地参加联展。
出版过“芃芃” 油画静物单行本(北京·朝华出版社),被选登入河南美术出版社《中国油画·静物》、福建美术出版社《油画写生集》等画册中。
两年前,我曾以短文《女眷与同行》来替张小溪夸耀她的静物画:那种“非学院”的画趣,反正我是学不像,单是从旁赞赏,便是快乐的。现在我要来给芃芃的油画美言一番,就不得不从实招供心中的几分妒嫉;她用的可是有板有眼的“学院”招法,不但讲究形、色、体、面,尤着意于色块的强度与量感,在层层迭迭的覆盖堆迭之中反复塑造,尔后“凝结”成一幅稠密饱满的油画——而我做不到。我会画人物的表情,会画大场面的所谓巨作,可那又怎样。当我在毕沙罗、塞尚的中小幅静物画与风景画原作面前,折服于那份浓郁厚重的塑造感,我明白绘画的耐看,是看在如何塑造,而不全是塑造的物象与内容。
其实芃芃作画,未见得执着于那许多道理与自觉。她所迷恋,以至于迷失其间的,既是格外倾注于塑造过程的憨态,也是下笔写生照看物象时那种初始的快感:不图功利,不求闻达。习艺,可贵者还在如童子般的兴致勃勃;写生,则靠得是那股子最初的勃兴、下笔的生涩,若非天性淳厚,实在是很难褓蓄如昔的。好在绘画无欺,这时,反而如在芃芃似的女性“业余画家”的画布上,我们还能看见在心思专一的涂抹塑造中那份单纯的初衷。
近来我格外留心“职业画家”的早期作品,因其天然的真挚;我也格外欢嘉看见“非专业”作品的真趣,因其可羡慕的半自觉状态——“花未全开月未圆”,这两类作品在今日画道的功利场,已是被冷落的异数。有谁会来赏鉴这些由稠密的笔触颜料凝结而成的陶罐与衬布么?真像是印象派诸家纷纷落选的习作,也仿佛莫兰迪一画再画的瓶瓶罐罐:它们太简单了;那是多么可贵的简单啊。
所幸我还能“感应”,还有“感觉”:那才是绘画的真味,那是端正的画品。也或因此,我竟欣悦于自己每天在芃芃画作前油然萌生的几分妒嫉。
——陈丹青
在芃芃的天性中对于绘画有一种穿透性的领悟力。多年来她一直在品味与画理的纯正性上用心。她赤子之心,纯真的眼光赋予这些平常而静态的物体以生命。始终注重形象力度,在画面的构造上强调恒稳与严整的次序感。肯定、直接、纯朴、大方。在理性的背后充盈着超然的审美灵性。在貌似真率的内里却透出一种纯情的文雅。通过她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品质与态度。在她多年的锤炼与积累中亦感到她对正路子的不断渴求,与对绘画艺术不断增加的浓厚兴趣。
——杨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