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550 朱耷 己卯年作 松竹梅书画合璧 手卷

松竹梅书画合璧
拍品信息
LOT号 0550 作品名称 朱耷 己卯年作 松竹梅书画合璧 手卷
作者 朱耷 尺寸 40×365cm 创作年代 己卯年作
估价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手卷

印文:八大山人(白文)、何园(朱文)、在芙(朱文)、真赏(朱文)、浪得名耳(白文)、驴屋屋(白文)
鉴藏印:山左一翁(朱文)、一翁(朱文)、渠园(朱文)、鲁郓(朱文)、觉者鉴缘(朱文)、中和老人(白文)、晋隋唐琴斋(朱文)
录文:己卯十一月至日友翁沈先生自豫将归,约八大山人浮白于洛阳,再浮白于汉阳王家,曰:“麟今年六十有一也,望七可预为寿,三友岁寒梅竹松也,画何?”八大山人至日相见,辛金从革,大官之厨,大火西流,而为之画,律题其端以步之,贺曰豫贺:由来吴楚星同冀,豫日扬州不放梅,梦自文昌随北斗(文昌星亦北斗星,七比之梅放六花)屏要驸马列三台。(梅竹松三)论功彩画麒麟跃,(三友之苏武一人)百两黄金鼎鼐开。(一再浮白比之鼎赐七举)真个鲈乡仙鹤在,成仙跨鹤尽徘徊。八大山人顿首书。
八大山人《岁寒三友》
该作品作于1699年(康熙乙卯),此画创作以松竹梅为主题,而最为绝妙的却是凭借这个主题通过大段文字题跋表白自己的处世风骨;在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通过有形的绘画,用间接而极富思想内涵并佐以诗文语言,作无可奈何的自我暗喻,是学术界普遍了解的八大山人艺术灵魂之所在。
题跋主题内容无非是借画松、竹、梅名为祝寿,实则为八大山人表述对“沈先生”出仕清廷的冷喻“三友比之苏武一人”等句明明在向世人诉说岁寒三友的情操之高洁,古来只苏武一人。“大官之厨,大火西流”,“扬州可放梅梦”则说的是:我的眼中只看到水茫树苍,斗转星移,归巢的乌鹊结队飞去,而我羞与为伍;扬州的屠城历历在目,你高洁的人格却成了梦中虚幻的梅花。所谓“望七而预为寿”通常是指六十八、九乃为望七。这分明是强借友翁沈先生六十一岁预贺其七旬寿为由,用诗画的方式暗讽沈先生此类为名利折节背信弃义之行径;而非真为友人“沈先生”作画祝寿而作。
此作为纸本设色,开篇便是风格典型的行书长题,其后才渐作松、竹、梅、石,如此构图似也别具深意。“乙卯”署款与《八大山人全集》第520、521页《松溪翠岭图》、《双鹰图》二作姿态意趣同为一格,是不可多得的晚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