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7 清康熙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LOT号 | 0957 | 作品名称 | 清康熙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 ||
作者 | -- | 尺寸 | 高17cm | 创作年代 | 清康熙 |
估价 | 1,000,000-2,000,000 | 成交价 | RMB 1,120,000 | ||
材质 | 形制 | ||||
“大清康熙壬戌年甲辰月初四诚”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为清康熙北京风格造像。此像为典型的康熙宫廷造像,头戴五叶冠,以繁密花枝围绕心形珠宝。菩萨双目低重,略带微笑,右手执宝剑,左手执莲花。莲花于左肩上托起经书,为文殊菩萨典型形象。长飘带满饰花纹,双双垂落于莲花座前。莲瓣满饰卷云,下沿亦刻满阴线花卉装饰。清代皇帝被视为文殊菩萨的转世化身,哲布尊丹巴曾亲自为康熙帝制作文殊佛造像。故文殊造像为宫廷造像之代表性题材,颂扬帝王如佛陀在世护持人间。 明朝永宣宫廷造像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遥想当年,明成祖朱棣亲手将这些闪耀着珠光宝气的佛像赠送给远道而来的西藏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恭敬地接过圣像,心中充满如获至宝的法喜,而后虔诚护持,朝暮膜拜。那一幕幕情景,多么庄严神圣,又多么荣光!有多少艺术品享受过如此荣光,有过如此显赫和高贵的历史地位!想到这些,每当我手捧这些经过永乐皇帝抚摸、无数高僧大德加持的圣像,不禁肃然起敬,并生起无限的感慨。 在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史上,成就最高的当推明朝宫廷造像,当时造像主要集中于永乐和宣德时期,所以又通称为“永宣宫廷造像”或“永宣造像”。永宣造像融合汉藏艺术于一体,造型完美,风格成熟,装饰繁缛,工艺精湛,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佛像艺术史上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辉,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佛像爱好者、收藏家们最为心仪的佛像艺术精品。 永宣造像出自皇宫内苑,由宫中“御用监”下辖的“佛作” 具体制作完成。它有着高贵的出身,同时也有着显赫的背景和来历,它的产生与当时朝廷对西藏推行的民族宗教政策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继续推崇藏传佛教,但是明朝吸取元朝独崇藏传佛教萨迦一派的教训,对西藏地区的佛教采取“众封多建”的宗教政策,这一政策使明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各地、各教派势力取得了更加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永乐和宣德时期是明朝经营西藏的重要时期,也是明朝治理西藏政策的完善和定型时期。永宣两朝治藏政策的重心是宗教笼络政策,即对西藏上层僧侣广行封赏。如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便一改明太祖时期招谕、安抚的治藏政策,而转向建立以僧王为首的僧官制度,对西藏上层僧侣广行封赏,从永乐四年(1406)册封帕竹第悉札巴坚赞为“阐化王”开始,到永乐十三年(1415年)封释迦也失为“西天佛子大国师“时止,在短短的九年时间里,先后册封了两大法王、五大教主以及一些灌顶大国师、灌顶国师、大国师、国师、禅师等。如此大规模分封活动,在藏地掀起了一股受封热潮,一时间西藏地区大小僧侣纷纷来京朝觐请封,或遣使来京请封,而永宣二帝几乎来者不拒,皆给予封号。在大规模封赏活动中,皇帝不仅赐予西藏上层僧侣封号,而且赏赐大量珍贵礼物,在赏赐的礼物中,宫廷造像便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明史》、《明实录》等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皇帝赐赠佛像给西藏僧侣记录。根据史料记载统计,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间,西藏向明朝至少送来了七次佛像,而在永乐六年(1408年)和永乐十六年(1418年)间,西藏六次接受了明朝赐赠的佛像。由此可见,宫廷造像在明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明初宗教政治的重要产物。 正是基于这一特殊背景,永宣造像具有非同一般的文物艺术价值,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历史价值。永宣造像造型完美、工艺精湛、装饰繁缛,具有典型的皇家艺术气派;同时所有的造像上都清晰地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识,具有宫廷造像的明显标记。这些艺术特点应证了史料记载的永宣造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见证了明朝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密切的文化艺术交流。第二,艺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永宣造像由宫廷御用的优秀工匠塑造,不仅整体造型完美,风格纯熟,而且细部处理也精细入微,生动传神,表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二是艺术风格的创新。永宣造像在藏式造像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融入汉地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不仅实现了汉藏艺术的完美融合,标志着藏传佛像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开创了藏式造像的新风尚,学术界称之为“汉藏风格”或“北京风格”,在藏传佛像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第三,科学价值。永宣造像皆用失蜡法铸造,不同于传统惯用的翻砂法,铸工精细而复杂,涉及冶炼、塑模、制范、铸造、打磨、镀金、装藏等多种工艺程序。塑造出来的佛像,尊尊皆铜质细润,色彩华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称奇叫绝,体现了当时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特别是在铜材的使用上,皆用黄铜铸造,黄铜是一种铜锌合金,质地细密,色泽明亮,且耐腐性强,在当时具有十分先进的意义,国外的一些艺术书籍因此将我国明朝称为第二次“铜器革命时代”或“铜器的文艺复兴期”。第四,宗教价值。永宣造像都是佛教艺术品,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宗教内涵,代表着藏传佛教不同的思想理念和追求,对研究明朝藏传佛教思想发展、教派发展和神像崇拜的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佛像进入艺术品市场以来,永宣造像一直是国内外藏家和投资人共同认知的佛像精品,在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受追捧。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佛华普照”佛像专场,全场共15尊佛像,都是永宣造像精品。这场佛像专场盛况空前,影响巨大,它创下的一个个佛像拍卖的天价纪录将成为艺术品市场上佛像交易的一个里程碑,将会在一个时间段内影响着世界范围内佛像市场价格的走势。同时,永宣造像的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地稳固攀升。因此可以说,永宣造像以其巨大的价值和价格在艺术品市场上一直发挥着引领佛像市场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艺术品市场上佛像价格风向标的作用。 今秋拍卖,北京保利推出的佛像专场中有数尊永宣造像,令人惊喜!这几尊佛像都是永宣造像中的精品,不仅造型完美,品相完好,金水一流,各具特色。其中,有3尊特别值得注意: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像保存了完好无损的封藏,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和功用;一尊四臂观音菩萨像,莲花瓣造型别具一格,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近些年来,在艺术品市场上永宣造像频频现身,但精品并不多见。这几尊永宣造像精品对于收藏或投资精品佛像的朋友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