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00 明嘉靖 紫檀学士游春图笔筒

紫檀学士游春图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1700 作品名称 明嘉靖 紫檀学士游春图笔筒
作者 -- 尺寸 高14cm 创作年代 明嘉靖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1,568,000
材质 形制


明嘉靖 紫檀学士游春图笔筒
此筒选料精良,以最名贵的金星紫檀制成。其工艺精美、打磨细致,皮壳包浆浓厚、黑里透红、煞是喜人。其造型呈“V”字形,上宽下窄。其底座做工讲究,上起台阶,下系三足,与筒壁整挖而成,即所谓“一木连座”做法之一种,而非像多数明代笔筒那样,分别做好后再插入而成一体。其底亦为大底,以一块整木嵌入底座。筒内系掏空法制成,不同于后来惯用的旋制法,虽经打磨,仍可见工具遗留的竖茬痕迹。壁薄,口平,有别于后来的壁厚及打挖(晚明已有)。口之外沿起平整的宽边,不同于清初常见的细线。总之,其整体做法属典型的明代做法,毫不走样。同样非常罕见的一件明中期制造的铸铜笔筒①,上铸螭龙和螭凤纹样,可以与这件笔筒在造型和年代上相互印证。
身上通体高浮雕五学士游春图,远、近、高、低,层次分明。五学士均身着唐装,头戴纶巾,骑马游春踏青。他们有的扬鞭疾弛,有的回首顾盼,还有的牵马过桥,游兴正浓,好不自在。在他们后面紧跟两小童,一个肩扛伞盖,一个背背一包袱手卷和一张裹好的琴。背景是嶙峋的峭壁、突兀的巨岩、常青的松柏、倒挂的藤罗、早春的枯枝、流动的祥云和飞溅的溪水。人物刻画形象生动,极富生气,且动静相宜,布局舒展,信必是高手所为。
此筒刻画的题材应该是取自于自隋唐至北宋非常盛行的以游春图为题材的一些画作。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大家耳熟能详的隋(581—618)展子虔《游春图》、五代(907—960)赵嵒的《八达游春图》、宋徽宗赵佶(1101—1125)的《唐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八达游春图》②描绘了五代时梁太祖(907—912)的八名王子骑马游春踏青的情景。由于五代十国(907—960)是唐朝末年战乱频生的产物,时人的衣着也与唐人无异。南宋大画家刘松年的名作《唐五学士图》③中的人物衣着与《八达游春图》及这件笔筒的人物衣着也可以相互印证,可知时代风格之不谬。从刻法上讲,此筒人物的开脸、马匹的比例、松针的刻法、云头的造型等等,都是典型的明代雕刻工艺特点,完全可以做为这个时代的标准器之一,并有一些出土器物以资为证。1966年出土于上海宝山朱守城夫妇合葬墓的朱缨制竹雕香筒,其下葬年代为公元1581年,即万历九年,与此筒在雕刻细节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同墓出土的另外十四件文房用具④,其中有紫檀素笔筒、砚台盒及拜匣等等都为这件笔筒的准确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目前我们对明代宫廷制器尚不甚了解,因为明代御用监的资料没有得以保存,再加上传世实物不多,都为明代宫廷艺术的研究设置了层层障碍。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明代工艺制作的高峰应该有两个,即永宣时期和嘉万时期。传世工艺优良的雕漆、珐琅、金铜佛像及瓷器等都是以永宣为最。成化和弘治时期的瓷器尚保持了极高的水平,雕漆也有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弘治二年”款漆盘⑤为代表作(但并非官造),但是其它方面却远不如前朝。直到嘉靖和万历时期,工艺品的制作有了显着的恢复,宫廷带官款器物明显增多,这也就是明代的第二个高峰。在这段时间里,嘉靖朝的作品往往较万历朝的更为优秀,传世精良的雕漆和紫檀百宝嵌作品经常带有嘉靖纪年款。万历时期的工艺水平一开始还保持了前朝的水平,后来便江河日下、粗俗不堪,这也反映了明王朝国力日渐衰弱的一面。
这件工艺精良的笔筒在明朝传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也是唯一一件雕刻学士游春题材的笔筒,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嘉靖时期作品。以学士雅集题材做为雕刻主题的作品还有一个紫檀拜匣,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⑥。其它以紫檀雕刻的明代笔筒和器物还有数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⑦和其它公私收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传世笔筒多刻画螭龙和花卉,其中镂刻山水人物题材的两件均比较差强人意,无论从选料和工艺等各方面审视都无法与此筒的水平相提并论。
注释:
1. The Oriental Art Gallery Ltd.: Oriental Works of Art, no. 56, December 1992.
2. 国立故宫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编:《故宫名画三百种》上函,第53号,国立故宫博物院,1959年。
3. 刘正(等):《南宋四家画集》,第43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4. Li, Chu-Tsing & Watt, James: The Chinese Scholar’s Studio, no. 69, The Asia Society Galleries, 1987.
5. British Museum: Cinnabar Lacquer Dish, dated 2nd year of Hongzhi (1488 – 1505)
6.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金银玉石卷》第四辑,第117号,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年。
7. 李久芳:《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竹木牙角雕刻》,第17、18、22、24、26和50(典型明朝作品—作者注)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