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295 明宣德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
拍品信息
LOT号 7295 作品名称 明宣德 铜鎏金金刚手菩萨
作者 -- 尺寸 高26cm 创作年代 明宣德
估价 6,800,000-8,8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大明宣德年施”款
来源:纽约iGavel 2010.11.4;
法国巴黎20世纪早期私人收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辩理特殊竞投号牌。
执金刚杵 显大神力
——明宣德铜镀金金刚手菩萨像赏析

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是藏传佛教尊奉的三大依怙主(其他两尊为观音和文殊菩萨)之一,在我国藏蒙地区具有广泛的信仰,据称修学金刚手菩萨法,能够得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历史上藏族人民还把吐蕃王朝时期赞普赤热巴巾尊奉为金刚手菩萨的化身。
此像头戴花冠,顶结高发髻,余发垂肩,耳侧缯带飞扬,耳下垂圆环,面相庄严,神态安详。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上身饰项圈和长链,项圈下缀U字形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腰带下前后左右亦有U字形连珠式璎珞装饰,双肩披大帔帛,手足处饰有钏躅。裙子与帔帛采取写实手法表现,衣纹流畅自然。跏趺端坐于莲座宝座上,右手高举执金刚杵,左手当胸结期克印,体态优美大方。莲座为半月状束腰形式,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连珠纹,莲花瓣宽大饱满,周匝环绕,对称分布。莲座上刻有“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整体造型完美,风格成熟,装饰繁缛,工艺精细,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艺术的精致与典雅。
此像造型样式也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稍有藏传佛教造像知识的人都知道,藏传佛教中的金刚手菩萨多以愤怒形象单独出现(寂静形金刚手菩萨也有,但为八大菩萨之一,不单独供奉,且多为站像),其身体呈黑蓝色,头戴五骷髅冠,赤发上扬,须眉如火,獠牙露齿卷舌,三目圆睁;右手持金刚杵,左手结忿怒拳印并持金刚钩索当胸;身围虎皮裙,以骷髅与蛇为严饰全身,双足右屈左伸威立在莲花日轮座上。整体形象阴森而恐怖。此像一改藏传佛教金刚手菩萨愤怒形象,而采取了迥然不同的寂静形造型样式,在藏传佛教金刚手菩萨图像上可以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变形品种。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发现明代宫廷造像有这样的寂静形金刚手菩萨像,除此而外的任何时间和地方皆没有出现如此造型的金刚手菩萨像,可见这一造型样式是明代宫廷的创新样式。那么,明代宫廷为何要改变藏传佛教传统造像样式而塑造如此寂静形金刚手菩萨像呢?我们认为与汉地传统文化和汉地佛教的影响密切相关,因为汉地传统文化和汉地佛教都习惯于循循善诱和慈眉善目的教化方式,而不像藏传佛教喜欢用愤怒的形象慑化众生,寂静形金刚手菩萨像出自汉地传统文化主导的明代宫廷,自然顺应了汉地这一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事实上,在明代宫廷造像中,许多愤怒形造像改变了原有的面貌,而最为突出的是表现愤怒的特征明显有所减少。此像以较大的创新性变化充分反映了明代宫廷造像受到汉地文化影响不仅体现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而且也体现在形象特征和图像模式上,是明代宫廷造像多重汉化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实例。
明代宫廷造像是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汉藏风格造像,主要赏赐给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它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显示了明代藏式佛像和宫廷艺术的极大成就,体现了明朝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反映了明代藏传佛教思想发展、教派发展和神像崇拜的基本面貌,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是最受青睐和追捧的佛像艺术品类。据笔者调查统计,现存于世的明代宫廷造像约有400尊,但十之八九是永乐时期的造像,宣德造像不足其中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比起永乐宫廷造像,宣德宫廷造像更加珍稀难得。此像具有明代宫廷造像的一切共同特点和价值,且保存完好,品相一流,值得广大的佛像收藏和爱好者珍视。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