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329 清雍正 御铭寿桃松花石砚

御铭寿桃松花石砚
拍品信息
LOT号 7329 作品名称 清雍正 御铭寿桃松花石砚
作者 -- 尺寸 长9.8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500,000-700,000 成交价 RMB 805,000
材质 形制


紫檀木盒、日本锦囊及木匣
松花江石是中国东北出产的砚材,主要产区在现吉林省松花江畔。松花江石又名松花玉,本名乌拉石,最初见载于康熙末年陈元龙所编《格致镜原》,其称康熙帝得松花石“尝识其佳,创自圣心,命工创制为砚”。满人发迹于东北,因此东北属龙兴之地,东北的物产在清代具有崇高的地位。松花江石被清圣祖发现后,特授专司衙门开采矿石,并于宫中养心殿造办处设立“砚作”,由如意馆画家名人设计图样,再交内廷工匠雕琢。自康熙三十年之后,松花石砚成为清朝宫廷专用砚,从矿石开采到设计雕琢均由皇家垄断,每块砚石运入宫中后如何使用均由造办处请圣旨后定夺。松花砚主要用于御用珍赏,以及用于赏赐臣子,松花江流域为满族的“龙兴之地”,以此地特产赏赐,尤显皇恩浩荡,是笼络统御的媒介。
故松花砚为御用砚。雍正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鼎盛期,雍正对于工艺美术投注的心力要比书画多,清世宗比较喜欢具有文人品味而做工精致的工艺品,其对工艺品的审美标准和要求是“文雅精细”,对器物的正面评价是“细、薄、素、文雅、精细、细致、秀气、素静”等词语。在纹样上青睐吉祥图案。
砚为松花石,色呈青碧,有细横刷丝纹,间有淡绿色条纹。砚大略呈风字形,砚缘起棱,砚堂平坦,以一枚寿桃为墨池,做工精绝,池中还刻出桃的纹路。砚背顺势做出覆手,中间有“雍正年制”款。此砚石质温润细洁,纹理自然清晰,石色青绿淡雅,纹样雕工流畅细致,铭文落款为雍正铭砚的标准字体,是雍正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的御砚。
来源:日本资深议员家族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