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0 王铎 1648年作 琅华馆帖 手卷
LOT号 | 4810 | 作品名称 | 王铎 1648年作 琅华馆帖 手卷 | ||
作者 | 王铎 | 尺寸 | 书法26×227cm;题跋26×27cm | 创作年代 | 1648年作 |
估价 | 1,600,000-2,200,000 | 成交价 | RMB 3,450,000 | ||
材质 | 水墨绫本 | 形制 | 手卷 | ||
题识:琅华馆帖 拟宋明帝。郑修容有兄丧,今成服。汝可令汝内人知之。再报休佑、休范二家内人知也。或报。 拟齐高帝 吾今至破堽,在路粗可,寻还。迟见卿不远,愿信知卿深意也。 拟梁武帝。数朝脚气,转动不得,多有忧悬情也。二谢处委曲,复当有情。故旧数有书问不可复有兴也。知何时再言话,报之。 拟唐太宗。不审夜来胸气何似想当渐散,痢复断未。江叔所患竟不痊除,奄然逝。闻问,悲痛哽咽,何言,想叔同气已伤,故当难处。今故遣使往参,一一无委。谘。叔艺韫多材,慈深善诲蔼。夙奉趋庭之训,早擅临池之工。闻其比来复爱飞白,昨故戏操翰墨,聊以示蔼。惭六文之丽则,异五际之芳词,忽枉来书,谈饰过实,顾为菲迹,非敢当仁。披览循环只以增愧。故斯表意,余不多云。谘。雅州只为造船急。所以如此。早与书莫听急。贼已至。万发兵恐少。卿与道宗,谁已得多。马明当至。故遣问。即报。敕,十四日。所疾者渐可不至忧耳。 拟张旭。足下晚复,不知疾痛如何,深极忧难比也,上下安之,必曰发声。 拟唐谏议大夫柳公权 圣慈允许守官,稍减罪责,尤深忧惧。续冀面言,不一一。诚恐呈卅弟处。十四日。敬空。伏审姊八月定发。弟与廿八弟同从行。远闻不胜抃跃。今日元七来,望弟速到极也。愿在路谘闻,不停滞,幸甚。未即展豁,尚增悢悢。不一一。公权呈廿三弟,意不殊,前要小楷后使送。谨空。 戊子二月廿日,时同隐古峰戴岩荦张葆光观书。 钤印:王铎之印、觉之氏 题跋:王孟津平生喜临阁帖,传世偶一见之。此卷素绫本,墨色如新,书法亦佳,不愧一代大家手笔也。癸酉仲夏,龢溪仁恺书于东京旅次。钤印:杨仁恺印、仁恺无恙、精勤。 说明:卷后有杨仁恺题跋。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5月。 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书法家,字觉斯、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人。官至清庭礼部尚书。明末书坛受董其昌书法的影响,追求所谓俊骨逸韵。行、草书有很高的成就,用笔沉着富有变化,粗犷豪放,不失法度,既发扬了明代草书气势奔放、直抒性灵的特点,又矫正了线条粗率的弊病。在结构方面,以奇险取胜,节奏对比强烈。他对笔画结构十分敏感,创造出不少新的构成方式。还兼画山水,兰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