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10 宋文治 1965年作 长征第一关 镜心

长征第一关
拍品信息
LOT号 0610 作品名称 宋文治 1965年作 长征第一关 镜心
作者 宋文治 尺寸 101×73cm 创作年代 1965年作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2,76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长征第一关。一九六五年写,瑞金云石山,毛主席办公处,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即从此处出发。文治并记。
钤印:宋文治
宋文治(1919-2001)是江苏太仓人。太仓是l7世纪“四王画派”的发源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四王”的影响,临摹古人,致力于笔墨技法的钻研,他当时以为学到了古人的笔墨,山水画就算到家了。后来他到了上海,从名画家吴湖帆、张石园、朱屺瞻、陆俨少等请益,又看到宋元名家的真迹,眼界逐渐开阔。特别是50年代后他在南京从事国画工作,看到傅抱石、李可染先生等所作的山水画,更加感觉到生活实践的意义,于是他开始跑遍江南各地去观察写生。60年代初,江苏省美协、江苏省国画院组织了十多位画家去西北及两湖、粤东等地进行旅行写生活动。在这次旅行写生活动中,宋文治历览了华山、西安、延安,沿三峡下武汉,转长沙到韶山、井冈山,再从广东折转南京,这一活动使他的作品产生了一个突变,他认为古人山水中的各种皴、擦、点、染,无非从真山真水中体会运用到笔墨上的。而这种体会,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需要有对祖国历史文化,对乡土和自然界的激情。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领会了现代真实山水和古代山水的差别,从而在深入传统之后又吸取新的时代感受,产生激情,通过新的章法和笔墨,来表现今天的江山。这就是大家喜爱他的作品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画家有极好的创作条件,但是中国画如何继承和创新,这一新的课题,还有待于画家们的不断尝试和总结。文治先生在这方面做出了可喜的尝试。近年来,宋文治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自己原有的风格基础上,又不断吸取新的营养,继续探索。泼彩、泼墨和传统技法的勾勒、皴擦非常自然地融于一体,创作了一批风貌全新的山水画作品。石涛有一句名言:“笔墨当随时代。”宋文治的山水画使我得到的启发是:一个艺术家的成功,将首先依赖于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及对人民、对乡土、对艺术抱有无限的激情。
中国山水画的开始,是和绘画理论体系的开始差不多同时代的。南齐谢赫“六法”,世传为画论之祖,开头就提出“气韵生动”这样抽象的四个字作为画的准则。
境象笔墨之外的“画”,是最高的追求——即气韵。这些见解,都说明中国山水画家的终极目的,是寻求自然界本身的自然运动,这种运动,表现出空灵境界。笔墨的运用只是手段,其目的则在于“境象笔墨之外”,“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的气韵。顾恺之提到的“传神写照”,虽然指的是画人物最重要的“眼神”,而山水画也注重“神”,那就是气韵。
“气韵”虽在笔墨境象之外,但它又是笔墨、色彩、境象、布局的总和,笔墨、境象等等是可见的、具象的,而气韵生动则是只能意会的境界。清王昱《东庄画论》引王原祁的话说:“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巧妙。
一个画家对艺术的追求,到了一定阶段,往往面临禅宗所谓“顿悟”的境界,要求自己的艺术来一个“突变”。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其实他那时才六十出头,这一变法,又奠定了他后三十多年灿烂的艺术新路,这一“变”,在他的艺术生命中极其重要。
宋文治兄的画,饮誉海内外。他从清初娄东派入门,其后追随吴湖帆先生,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由这一阶段,进入了同傅抱石先生等探索国画写生道路、走万里路、深入艺术生涯的第二阶段;80年代以后,他又在自由创作的环境中,总结以前的道路,解放思想,发挥个性,把两个阶段的经历去粗存精,孜孜不倦地进行他自己的新探索。
1987年,文治兄从南方来,让我看他那批“突变”以后的新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不见水墨;有的空灵绵邈,一片氤氲;有的染后加皴,把披麻皴加以变化;有的浓皴重染,俨然一幅北宋山水。
宋文治后期的作品,以崭新手法,表现一种清新灵秀面貌,与读者相见。这是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体会出“境象笔墨之外,别有画在”,“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的妙用,可以领略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画论中推为第一义的“气韵”与“传神”的奥妙,发挥在今天的中国画中。
—— 黄苗子评宋文治
说明:附荣宝斋证书,萧平、宋玉麟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