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王镛 2011年作 林壑高秋图 镜心
LOT号 | 0618 | 作品名称 | 王镛 2011年作 林壑高秋图 镜心 | ||
作者 | 王镛 | 尺寸 | 176×96cm | 创作年代 | 2011年作 |
估价 | 1,000,000-1,300,000 | 成交价 | RMB 1,38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题识:林壑高秋图,峨峨太行,凌虚抗势。群峰万仞,绝壁千寻。金风烈烈,日露为霜。临风长想,几欲留连而忘归也。辛卯秋日,王镛。 钤印:WY、王镛、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晋人 传统美学中对“和谐”的一味推崇,一度导致了所谓“书卷气”成为判断书画作品优劣的标准。这无疑将原本多样的审美需求引入了狭隘的极端。从此点出发,往往“野、乱、狂、怪”是不入正格的。但反观明末至今有大作为者,又多是在这四个字上取得突破的。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同样表明“追求某种不和谐性,正是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书法的成熟,远早于绘画。其“写”的精义,也奠定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画的根基。而有生命的点线,正源于书法之中。书法以“心画”的方式赋予抽象的文字符号以情感之美,而不必像画一样依傍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打动观众。这也正是中国画笔墨价值的所在。当然,脱离了书法审美要素的点线也可以有生命,但这一类点线或不健康,或不完美,更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因此失去了民族的审美意义。 作画先行设计,或以炭笔打稿,只会作茧自缚,拘于形似,距“写意”二字失之愈远。写意应属“即兴”式的创作过程,动笔前要意在笔先,而不是“稿”在笔先。大画亦仅有腹稿,然后凭借即时的兴之所至,随笔生发,才能充分表现出写意之美,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此与书法的创作过程有同工之妙,只是书法的时序性更纯粹罢了。 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从绘制过程看,往往起始于用笔,表现于构成,而终结于审美。此三者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的。因此,用笔不仅是表现手段,用笔决定了构成形式,更重要的是用笔也反映出审美取向。反之亦然。清人董棨在《养素居画学钩沉》中,说出了我心仪已久的用笔之道:“作画胸有成竹,用笔自能指挥。一波一折、一弋一牵、一纵一横,皆得自如。惊蛇枯藤,随形变幻,如有排云列阵之势,龙飞凤舞之形。重不失板,轻不失浮,枯不失槁,肥不失甜,沉不失痴。无穷神妙,自到毫颠。心闲意适,乐此不疲,岂知寒暑之相侵哉!” 强调绘画的主旨——二度空间平面化的构成形式,弱化明暗、光影等空间深度的写实手段,是凸显笔墨表现力的重要前提,也是表达写意精神的必要条件。 一个画种的长处,往往折射出它的局限性。如果打破了中国画的局限性一笔墨,也恰恰丢掉了中国画的长处。舍己之长,无论取人长短,都将失去自我。惟有取长补短,方为良策。 而今天,画面饱满,构图充实,已渐成中国画的一种自觉趋势,也反映出当下中国画家对虚实观的新的理解。将反复叠加的结构,在二度平面中经营组合成一个饱和的画面,更凸显出紧迫的视觉能力。更何况北方的景观,既缺水,又少云,虚从何来?于是,对“虚”的处理已不仅表现于浅层面的“留白”,而应深藏于一笔一墨之内及空间结构之中。 为强调点线的表现力,我的用笔以勾、皴、点、擦为主,而基本弃用渲染之法。渲染宜表现远近凹凸,近写实之境,且渲染的艺术语言最含糊无力,不具个性。渲染愈多,点线的力度愈被弱化。 必须渲染的时候,我更喜欢“擦染”。擦染较之湿染,更具肌理效果,且有苍茫的美感。龚半千独擅此道。 传统山水画有繁体、简体之分。繁者千笔万笔,层层叠叠;简者寥寥数笔,不一而足。古人多尚简而鄙繁。所谓“逸笔草草”,“以少胜多”,是文人画家向往的境界。今天看来,古人崇尚简体,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其一是欣赏环境。古人赏画,多在居室厅堂,或把玩于手上。环境优雅轻松,宜近距离观赏,细细玩味一笔一墨,故尚简。其二取决于画面尺幅。尚简的画风适宜于小尺幅作品。若以“逸笔草草”作大画,不惟撑不起大格局,更谈不到表现厚重的层次与宏大的气势。其三缘于审美差异。简体表达的格调气息,更接近古人崇尚的“书卷气”一类审美范畴。今天看来,“书卷气”这一模糊的概念,也并非是简、薄、淡、弱的代名词。况且自清代碑派书法崛起,“金石气”大兴之后,书画审美更趋多元。恽向论山水时说,画品高贵在繁简之外,这正是我们今天应取的立场。 沈周较早地提出了山水画“苍”的审美意境,而明代李士达更将“苍”字提升到山水画的最高评判标准。在《无声诗史》中,李士达指出:“山水有五美:苍也,逸也,奇也,圆也,韵也。”若究其所以,我以为“苍”属浑厚空灵之相。具体来说:苍,有力度之美,如“苍劲”;有肌理斑驳之美,如“苍老”;有含浑之美,如“苍茫”;有高深之境,如“苍古”。即便要表现“苍”的对立面——“秀”和“润”,也不能忘记“苍”,而且要将“苍”字置于二者之先,如“苍秀”,“苍润”。要言之,“苍”生发于审美,取决于立意,完成于用笔。我喜欢“苍”的境界。 —— 王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