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 齐白石 1922、1923年作 花卉 四屏
LOT号 | 1705 | 作品名称 | 齐白石 1922、1923年作 花卉 四屏 | ||
作者 | 齐白石 | 尺寸 | 136×33.5cm×4 | 创作年代 | 1922、1923年作 |
估价 | 10,000,000-15,000,000 | 成交价 | RMB 11,50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四屏 | ||
著录:1.《绘苑菁华——中国画名家作品选集》第2-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2.《中国画名家精品集》第1-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荣宝斋》第88-89页,2005年,第2期。 4.《世纪回声——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作品选集》第1-4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3月。 5.《近现代中国画名家——齐白石》第22-2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月。 6.《南北画坛》,上海书画出版社。 7.《齐白石作品珍藏卷(二)》,第153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部分信息摘自网络) 题识:1.诗画作生涯,须当饿殍嗟。代天工造化,木笔巧生花。木居士画并题。 2.竹间乱影龙蛇舞,天半散花风雨来。三百石印富翁制并题。 3.直支仁兄先生大人法教,壬戌十有一月,弟璜时同居京华。 4.直支道兄先生法教,癸亥买镫后一日,先生携二公子来寄萍堂看画以此奉赠,弟璜,白石山翁。 钤印:木居士、白石翁 郎绍君裱边题识:齐白石初居北京时欣赏其画者不多,凌直支乃其一也。直支名文渊,擅大写意,此四幅作于一九二三年,是白石与凌氏友谊之见证。画风纵逸,与变法后不同。郎绍君记于北京。钤印:郎绍君 说明:1.郎绍君鉴题。 2.上款“直支”,即凌文渊(1876-1944),江苏泰县人。又名凌庠,清季两江优级师范出身。1908年,曾在上海《南洋商务报》杂志发表《南京宜开赛会以兴工商议》。民国后,仼临时参议院议员,善书画,尤长花鸟。与陈半丁、陈师曾、齐白石并称京师四大画家。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齐白石对自然万物观察体味入微,表达充满情趣,画日常生活所见,不受文人画传统局限,题材拓展超越前人。其笔墨艺术经过千锤百炼,甚至水墨运用,精心设计,点线面艺术语言臻于凝练,豪放不失精微,简约不失丰厚,视觉效果强烈。这套四屏分别描绘的是紫藤,梅花和水仙,玉兰以及白菜。白石老人认为画藤最难,要掌握藤萝生长紊而不乱的规律,加以取舍美化,要画出春意来。他还曾记到:“画藤若真,不成藤矣。然,欲乱不易,昔人画藤皆去此病。”对于画梅花白石老人认为宋代杨补之,当代尹和伯和吴昌硕画梅花最好。三人中老人认为尹和伯最妙。尹和伯是湖南湘潭人,长沙当地画家,画梅学杨补之,能清润秀逸。五十岁后白石老人还参以金冬心的水墨技法。至于画玉兰花,玉兰花是木笔花的一种,白色的叫玉兰,紫色的叫幸夷。因为这类花朵未开时好像毛笔的笔头,所以叫做“木笔”。花有九瓣和六瓣的,老人画六瓣的居多,玉兰花瓣极厚,老人用秃笔把它厚重的质感表达出来,并且花朵的花萼上,有细茸毛,一般画家也表达不出来,就是画上许许多多的细毛,并没有原花的趣味。白石老人用湿墨画花萼,湿墨向外晕出,自然就表达出萼上有细毛的感觉。而对于白菜的描绘老人的笔力特别健壮,更加以用墨浓淡相生的变化,所以能够将白菜描绘得十分肥壮,我们看他画白菜帮,仅是聊聊几笔,就有白菜洁白厚重的质感,他画白菜叶子,都是团聚的样子,也更能表现出白菜的精神。由于老人是农民出身,对稻麦玉米棉花及蔬菜果品等农作物有极深厚的感情,所以平生画了很多这类题材的作品,而且画得多,画得大,充分利用夸张的手法,画菜成堆,是比生活中存在的更美,更理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先生出身贫寒,有着乡土般醇正的心灵,也自然有着一颗纯洁活泼的童心,他热爱生活,热爱着家乡的田野阡陌,稻里蛙声,犬吠巷里,鸡鸣桑巅,所有的一切,他都有着敏锐的审美体验,对一草一木乃至每一个生灵都以一颗无比的爱心去与之交流、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