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0 王铎 为无知大禅宗书诗轴 立轴
LOT号 | 4110 | 作品名称 | 王铎 为无知大禅宗书诗轴 立轴 | ||
作者 | 王铎 | 尺寸 | 202×55cm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8,000,000-10,000,000 | 成交价 | RMB 8,625,000 | ||
材质 | 水墨绫本 | 形制 | 立轴 | ||
著录:1.《中国书法全集》第62卷 王铎(二)第359页,作品68。刘正成主编,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 2.《王铎书法全集》第三集,第688页,作品159,黄思源主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月。 3.《王铎书法集》(二)第548页,作品72,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1月, 4.《王铎诗文手迹鉴赏》第33页,王宪金编,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年1月。 5.《中国墨宝极品-王锋精品》第162页,高修俊编著,太白文艺出版社。 6.《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京11-43目,第359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文物出版社。 7.《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第388页,刘九庵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8.《王铎书画编年图目》第99页,齐渊编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9.《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四)》,第123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1年10月。 题识:众树仍青色,微风到水沱。阶前容地少,楼内受天多。律版朱砂落,经文篆籀托。茫茫烟海接,休再访龙窝。重游湖心寺,无知大禅宗正。王铎。 钤印:王铎之章、大宗伯印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人。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累擢礼部尚书。入清后历任大学士,礼部尚书。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擅书法。画山水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 此作款署:“重游湖心寺作,甲申无知大禅宗正,”钤“王铎之章、大宗伯印”。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这一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于景山,满人在北京建立了清王朝。王铎则在南京拥立福王,被任为东阁大学士。 王铎书此作时,年五十三岁,正是其步入“五十而化”后,书法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此巨幅大轴,用笔沉雄,结体险绝,整体气势雄强,跌宕起伏,极为精妙。原为荣宝斋收藏,并经多种权威出版、著录,可谓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王铎行书精品。 查《拟山园选集》五律卷十六,录有此诗,题作《重游湖心寺僧院》,颔联“受天多”,在集中作“纳天多”,尾联之“休再”,集中作“莫再”,与此略有不同,当为后定之稿。按湖心寺始建于唐代末期,原址在江苏淮安城西管家湖(亦名“西湖”)中。襟河面湖,烟波浩渺。历经宋、元,以迄于明。由于水灾兵患,其间几兴几废,万历十八年(1590)达观大师来寺任住持。易草庵为瓦殿,塑丈六金身及千叶宝莲如来像。后郎目禅师次第修建,建“普光法堂,次第建三佛中殿门,倚舟堂”,“四仪六时,进道勤笃,暮鼓晨钟”(《重建湖心寺碑记》),遂使寺院焕然一新,湖心之名,远震十方。其时易寺名曰“十方禅院”。明末由于寺院中“主事者不得其人,兼罹水患,墙垣颓而不修,殿宇败而不葺,寺几废矣”(《山阳艺文志·湖心禅寺传贤碑记》卷三)。 王铎重游湖心寺,目睹“阶前容地少,楼内受天多。律版朱砂落,经文篆籀托”的颓败,似乎也暗合着晚明王朝气数已尽的命运,不由发出了“茫茫烟海接,休再访龙窝”的无奈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