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243 方介堪为张大千刻“大风堂”方章

方介堪为张大千刻“大风堂”方章
拍品信息
LOT号 6243 作品名称 方介堪为张大千刻“大风堂”方章
作者 -- 尺寸 3.1×3.1×2.2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5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253,000
材质 形制


印文:大风堂
边款:丙子(1936年)冬月介堪作于中州
方章为方介堪为张大千所刻,方形。印文“大风堂”,为篆体,线条繁密谨严,动静对比鲜明,得汉印遗韵而又过之。方介堪与张大千的交往缘于金石,他俩的深厚友情也坚如金石一般;两位艺术大师不仅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对待朋友上也忠信仗义。
方介堪,原名文榘,字宣浙,号介庵。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别署玉篆楼。祖上世居泰顺,祖父中秀才后,举家迁到温州。父冠英,写得一手董其昌的行楷,民国初年,在五马街经营字画。方老生来性近翰墨,少时跟父亲写字刻印。1926年春,方介堪随吕文起(渭英)到上海,去拜谒吴昌硕,吴昌硕认真看了他的印作后,当着众多艺术界名家和弟子的面,说自己50岁以后才走吴让之篆刻的路子,到现在还没有刻好,而方介堪还不到30岁,已经比他刻好得多了,又在不同场合称赞方介堪“才资高远,后生可畏”。艺术大师出自真诚的赞赏,震撼艺坛。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赵蕴玉(1916.2.1~2003.1.12)原名文蔚,后改名赵石,字蕴玉,四川省阆中市人。幼年读过私塾,在县中读书时,因酷爱绘画而辍学,专修绘画,先后曾在阆中市几所学校任教。并在成都的岷云艺专任教,由于喜爱戏剧,故曾从事过一段时期的戏剧工作,并在博物馆研究古代字画,参加了复制的工作,由于他临摹的技法高,工作又认真,不但大大地扩大了自我的学养,摹写的作品,几可乱真。
自幼酷爱绘画和古诗词的赵蕴玉,出生在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阆中市,1945年到成都,入大风堂,师从张大千,专攻传统绘画,并形成了绘画、书法、诗词于一体的个人画风,艺事得以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