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826 茅毅制仿元“松涛”仲尼式古琴

茅毅制仿元“松涛”仲尼式古琴
拍品信息
LOT号 7826 作品名称 茅毅制仿元“松涛”仲尼式古琴
作者 -- 尺寸 额宽16.8cm;肩宽18cm;腰宽15.6cm;尾宽13.5cm;琴长119.5cm;弦长113.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
材质 形制


仲尼式,《琴书大全》、《五知斋琴谱》等记载称其为孔子创制,实物最早见于唐晚期,古琴的形制来源有四:一则圣人制琴类、二制作师制琴类、三文人造琴类、四为民间野斫类,仲尼式伪托圣人制琴类,实为文人造琴类中的典范之作,受到广泛喜爱,目前保留下来的老琴中百分之八十是此琴式。造型洗炼、简约、完美,茅毅先生制琴外形为标准元代样式,标本为茅毅家藏元琴“松涛”,音质则仿茅毅家藏北宋名琴“松雪”,制此琴历时五年,采用四百年古杉木为面板,梓木为底。通体大漆鹿角霜灰胎,使用唐宋官琴大漆素髹工艺,抚之若婴儿肤,洁润明洁,音质为典型唐宋琴的风格,温劲甜美(古朴厚重,圆润甜美),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具有极高的演奏和收藏价值。
茅毅,号可庐山人。著名古琴演奏家,善斫琴。祖籍浙江绍兴,后迁居山东济南,祖父茅寿廷先生为章太炎先生弟子,祖母高松如先生是诸城派第五代传人,父亲茅原教授为我国当代著名音乐美学家,母亲黄家燕女史为画家王个簃先生弟子,1968年出生于上海,后迁居南京。毕业于日本中部乐器专门学校钢琴调律专业及南京艺术学院作曲与理论专业。轻工部注册高级调律师,中国琴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诸城派第六代传人。
艺术师承
七岁随张靖平教授学习小提琴,随叶惠芳教授学习钢琴演奏五载,随母亲黄家燕女史学习书法,绘画,十七岁随父亲茅原教授,王建民教授学习作曲及和声。十岁时师从祖母诸城派第五代琴家高松如先生习奏古琴,十八岁又随广陵派第十一代大师梅曰强先生研习古琴演奏和琴学研究,共历时二十个春秋,至今操琴不辍,期间也曾得到著名古琴家花龚一先生和陈悦聪先生等前辈的指点。
古琴专辑
《松涛》:2006年为纪念祖母高松如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由南京音像公司出版了首张古琴专辑——《松涛》,该专辑以家藏宋琴“松雪”录制而成,集合了诸城派的代表曲目,全面展现了诸城派丽密深曲、空灵回荡的演奏风格。其中《长门怨》版本宗自诸城派祖谱《龙吟馆琴谱》(1799年),《渔樵问答》、《流水》、《石上流泉》、《梧叶舞秋风》等曲目为诸城派首次出版发行,当收录了高松如先生历史录音三首。
《疏影》:2008年为纪念恩师梅曰强先生诞辰八十周年,由龙音公司出版了广陵派古琴专辑——《疏影》,该专辑以家藏宋琴“松雪”及“灵鉴涵天”录制而成,收录了广陵派代表曲目《梅花三弄》、《龙翔操》、《樵歌》等九首。跌宕多变、刚柔相济、高古苍劲、清丽自然为此专辑展示的风格气息。
制琴经历
一九八八年在钢琴厂工作时开始研究古琴制作,当时制作之琴得到梅曰强先生的指导和肯定,因其为科班乐器修造专业毕业又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钢琴调律与钢琴设计多年,为我国当代古琴演奏家,所见古斫三百多床,自幼即用家藏宋琴习琴,所以对琴音形皆有过人之眼光,经过十余年不断地努力和改进,制琴技艺日渐成熟,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制琴风格:选材精良,制作考究,遵循传统,力追唐宋;所制古琴,承持温劲内敛、恬淡冲和之音,不求空大外扬、华丽浮泛之响。
演出及论文
至今在全国已开个人独奏会四十多场,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文七篇,并为古琴曲《黄云秋塞》、《古怨》、《潇湘水云》、《幽兰》、《秋月照茅亭》、《泽畔吟》、《大胡笳》等打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