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32 史国良 礼佛 镜心

礼佛
拍品信息
LOT号 2532 作品名称 史国良 礼佛 镜心
作者 史国良 尺寸 142×361cm 创作年代 --
估价 4,500,000-5,500,000 成交价 RMB 9,43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1.《在此地而非彼处》,图版礼佛,温哥华美术馆,1995年。
2.《史国良画集》,第25页,荣宝斋出版社,1995年10月。

展览:“在此地而非彼处“,温哥华美术馆,1995年。
说明:附本人合影照片。
西藏庙宇中的朝拜场面在人们想象中是神秘和沉重的,而在西藏当地却又是随处可见的,即使对于普通的一家人,亦仿佛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沾染功利目的的宗教态度,不刻意为之的虔诚,浸入骨髓的行为,不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改变的生活方式,一种对于永恒的追索和叩问,或者正是西藏信徒内心的力量,所以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最平凡和沉厚的景观。画面上,信徒从左至右,安静地等待着,进入寺庙朝圣,然后静静从右侧走出。在金碧辉煌的宏伟建筑面前,交织着斑斓的色调,既有华丽的藏族服装,亦有精致的各类装饰物,种种细节不厌其烦,令人不由目眩,但朝圣者并没有注视繁华,亦没有在漫长等待中流露一丝喧嚣与浮躁。画家有意将富丽的环境,拥挤的队伍与朝圣者静默的心境作为对比,在使人沉沦的“三千大千世界”中,朝圣者朴素而安详的内心世界如一道清泉,让观者亦接受一次心灵洗礼。西藏所特有的宗教环境,独具一格的建筑与装饰,以及藏民那种纯朴、虔诚、执着的精神,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足见画家具有一种浓郁的西藏情节。
从1979年入藏写生至今,史国良以西藏文化为主题进行了大量的人物画创作。他数十次赴藏采风,几乎跑遍了藏区各地,他曾目睹西藏的信徒们从四川阿坝徒步叩拜去拉萨朝圣的壮观场面,曾钻进藏民油渍黑亮的帐篷里与他们同吃同住,曾与牧民策马扬鞭在草原上奔驰。画家被西藏文化所深深震撼,其曾言:“我觉得这些都非常适合我去表达内心的东西,藏民的物质即使很平凡,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亮丽美好的明灯,他们可以从几千里外一步步地磕头一路到拉萨,如此伟大的长途跋涉,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信念和追求的人才能做到,如果我们把这种精神放在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上都是会取得成功的。”至于朝拜场面,画家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角:“我希望人们能够跟着我的画走,就好象我在大昭寺中跟着藏民在走,在朝拜一样,我用心把我的情感融入到作品的每个角落,只要大家足够用心地去看,就能体会到真正的藏民朝拜。”从此图的营造构建中可见一斑。
就画法而言,此图延续了中国画的现实主义传统,这种现实主义的技法风格曾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一次高峰,徐悲鸿、蒋兆和等画家将西画中的写实技巧加入到水墨画中,用素描、光影、明暗等方法塑造形象,题材亦关注现实生活。在6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绘画的风格更加多样化,更专注于表现历史的深度和形象的生动性,从史国良的西藏题材组画中颇可见之,其水墨人物画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了探索与拓展,包括内容、技法、内涵等诸方面。以此图观之,在构图上,画面没有深远的空间感,而是以时间的连续性展开情节,在某一处某一刻,人群一瞬间的神情与动作被定格。在这个被定格的片段中,世情面貌尽展眼前:手持转经筒的老者一身素衣,一脸虔诚;老者右侧的少女面朝远方,脸上带有茫然与期许的神情,与老者形成对比,这种反差引人遐思。其余众人或老或少,神貌各异,所共通的是对信仰的敬畏之心,从各自的身体语言和眼神中静静释放。画家以壮阔的布局,独有的角度,写实传神的笔触,表现出西藏生活的一个侧面,人物造型准确,笔线精准流畅,色调富丽堂皇,可谓既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