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260 约1880至1900年制 法国 路易十五风格铜鎏金陶瓷蜡烛台 (一对)

法国 路易十五风格铜鎏金陶瓷蜡烛台
拍品信息
LOT号 6260 作品名称 约1880至1900年制 法国 路易十五风格铜鎏金陶瓷蜡烛台 (一对)
作者 -- 尺寸 75×50cm 创作年代 约1880至1900年制
估价 50,000-70,000 成交价 RMB 207,000
材质 形制


◆以陶瓷烧制的两只色彩缤纷的鹦鹉立于白色支柱上,振翅高歌,镶嵌于洛可可风格铜鎏金卷草纹双头烛台钟,饰以多彩瓷花,卷叶繁花,星星点点,缤纷斑斓,栩栩如生。
万彩出窑 瑰丽奇珍
——德国梅森陶瓷艺术
早在13世纪,欧洲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据记载,奥古斯特大帝曾用一队骑兵和波斯商人换过48件中国瓷瓶。瓷器在当时的风靡程度早已超过了金银器,成为皇室贵胄最珍贵的藏品。而欧洲瓷器的起源,则与德国梅森瓷器密不可分。
瓷器洁白莹润的光泽使得整个欧洲都为之倾倒,而烧制硬质瓷的秘密却在几个世纪以来不为欧洲人所知。1708年一名叫贝特格的化学家成功烧制出欧洲第一件白釉瓷器。1710年“Meissen梅森”皇室瓷窑在德国德累斯顿地区成立,它也是欧洲第一家瓷器制作工厂。一年后,人们终于在德累斯顿附近发现了烧制中国瓷器的原料——高岭土。直至十九世纪,德累斯顿的优质高岭土一直为梅森瓷窑提供主要原料。
早期的梅森瓷器主要是以仿制中国及日本瓷器为主,尤其是对日本伊万里及柿右卫门的彩绘瓷器的仿制,几乎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然而。真正令梅森登上欧洲第一瓷都地位的,却是其风格鲜明的洛可可样式瓷雕艺术品。以高岭土细细雕琢成人物、花朵、鸟兽,再施以各色彩釉,梅森的陶瓷艺术大师将光润柔美的东方风味与艳丽华美的西方艺术品味相结合,制造出了独特的美感,也因此贵为欧洲第一名瓷。
所有梅森作品上举世闻名的蓝剑交锋标志均为手工绘制。白色底盘上,弧度优美的两把蓝剑交错成梅森百年经典的象征,暗喻着至高无上的品位。不仅德国,整个欧洲瓷器制造业都受梅森瓷器风格的影响,梅森瓷当之无愧的成为欧洲“瓷中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