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895 黄宾虹 景山夕眺 立轴

景山夕眺
拍品信息
LOT号 2895 作品名称 黄宾虹 景山夕眺 立轴
作者 黄宾虹 尺寸 120×4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2,357,5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题识:高亭遥可望,朝暮对溪山。夜色轩楹外,霞光几案间。景山夕眺,因写张长史诗意。宾虹。
钤印:黄宾虹、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题签:黄宾虹景山夕眺。
说明:原藏家得自画家本人,原藏家曾为黄宾虹之子的国文教师。
最难忘情是山水(Lot2895-2923)
Lot2895-2896为常静宇先生旧藏
常静宇(1906-2006),学名维亮,号静宇,原籍沧州,1906年生于辽宁新民市,常静宇曾任沈阳故宫博物院四库全书编委,31岁任国文教授,专攻训诂、词学等,为中国著名的训诂、词学大师。上世纪30代曾在北平《晨报》主管副刊,经范文澜先生介绍入华北政治研究所学习,毕业后,派赴西北大学,未果。日军投降后,历任大学副教授、教授等。八十年代以后,成为当年协助张学良将军创办抗日学校——东北中学、东北大学仅存的一位学贯中西、资深德望的著名教授。张将军百岁寿辰时将常老写的祝贺词珍藏于寓所瞻慰。
1937年6月,黄宾虹应北平古物陈列所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之聘请,举家北上,担任故宫书画鉴定专家和教授。常老因是黄宾虹先生两位公子的国学教师而结识黄宾虹大师,又因共同喜爱钻研古文学术研究舆黄老关系甚笃,时相过从,成为忘年之交。当年,黄宾虹先生从家藏四十几幅作品中选出《景山夕眺》和《秋江小景》两幅精品力作赠送给常静宇先生。文革期间常静宇收藏的中国古代、近现代画家、书法家的作品因种种原因遗失甚多,唯所珍爱的黄宾虹这两幅作品保存至今。
题跋中“张长史”为唐代张旭,因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以草书著称于世。钤印“高蹈独往萧然自得”取自晋葛洪的《抱朴子·刺骄》,表达画家超然世外、心性自由的山水意境。
此幅作品为立轴、纸本水墨,融化古人与造化,独创风格,为黄宾虹中早期精品,那氤氲弥浓的烟雾,似一缕轻岚在山谷中白纱一般地流动;又似一曲雄壮昂扬的旋律,在远山、峭壁与丛林中冲撞奔突。那乳白色的雾状,如雪莲一般的水花,漾起一阕曼妙的旋律,令高山与低峦形成了黑白、开合、虚实的强烈对比。画面中山崖脚底,正有一仕者和一妇人怀抱婴孩沿着山路向着楼阁攀沿,楼阁被丛林和如烟的弥雾萦绕着,在峡谷中创造出一个神秘而充满生机的世界,给人一种既婉约秀润又雄浑苍劲,既近在咫尺又浩淼无边的感觉,使画面呈现出空灵静谧的无言美境,不由得使黄宾虹吟诵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诗词《见远亭上王郎中》诗句,并写传为:“高亭遥可望,朝暮对溪山,野色轩盈外,霞光几案间”。《景山夕眺》虽取材于常见的自然景色,然树木朦胧苍翠,山石深秀葳蕤,屋宇相叠有致,呈一派生意盎然的气象,画家闲恬浪漫的情趣、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黄宾虹力图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精神,如张旭一般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抒发自由,臻入化境,如此高超的画技,令观赏者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