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7 黄宾虹 1952年作 汀渚结庐 镜心
LOT号 | 2897 | 作品名称 | 黄宾虹 1952年作 汀渚结庐 镜心 | ||
作者 | 黄宾虹 | 尺寸 | 61×39cm | 创作年代 | 1952年作 |
估价 | 280,000-38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镜心 | ||
题识:前清道咸金石学盛,绘画称为复兴,兹拟之,壬辰,八十九叟宾虹。 钤印:黄宾虹、冰上飞鸿馆 自一千年前,谢赫提出“气韵生动”这一命题以降,历代多有引伸,以致变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起来。最有影响的是董玄宰的说法,他说:“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的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写神。”黄宾虹却将“不可学”改写成“可见可学”。这就是他的“不齐弧三角”。所谓“不齐弧三角”就是指不完整的三角形,这种形态较诸整齐的完整的三角形更耐人寻味,更具有视觉张力,于不整齐中寓有深长的意味。黄宾虹著名的“不齐之齐”、“乱而不乱”的论断,便是由此引伸出来的。黄宾虹大刀阔斧地将绘画笔法概括为书法。他的“平、圆、留、重、变”所谓“五笔诀”都是来自书法的升华。在这里,没有留给“山石树木皴法”一席之地。此外,黄宾虹将难于掌控的逆锋引进画法,增强了画面的阳刚之气,一扫有清一代只用顺锋不用逆锋的阴柔萎靡之习。至于墨法,他囊括了历代论画里提及的诸种有名目而语焉不详的用墨法为七种,曰“七墨法”:“浓、淡、破、泼、焦、宿、渍”。其中,黄宾虹以善用宿墨最为行家所称道,这是事实,不假。但除此而外,黄宾虹还有更具有新意的创获,那就是对焦墨法的新阐发:在浓墨淡墨之上以最重之焦墨用渴笔法扫之,求得“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艺术效果;还有以笔舔浓墨蘸水运之,中有笔道外有墨韵的渍墨法,都是前无古人,而黄宾虹运之得心应手的绝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