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1 唐云题时大彬壶旧拓片楠木板册页
LOT号 | 8241 | 作品名称 | 唐云题时大彬壶旧拓片楠木板册页 | ||
作者 | -- | 尺寸 | --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150,000-180,000 | 成交价 | RMB 345,000 | ||
材质 | 形制 | ||||
大石斋藏大彬壶旧拓 以琦知余好茗壶,因以时大彬所制旧拓见赠,此壶名重一时,酒后茶后余展玩,可笈遐枉也,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老药。 阳羡名陶纷著录,传家弓冶同良(大彬父鹏善制壶)。壶中日月大宁堂,(壶底诗款四行,右一行到大宁堂)桃杯曾赠与,(余曾以陈鸣远制桃杯奉赠)茗碗共携将。自昔隐泉归竹里,(壶得于竹里张氏 为隐泉王氏旧物)品评不假朱王(谓竹垞阮亭两先生)。绿尘飞处感沧桑(黄金碾畔绿尘飞,即所刻诗句),题名千载一,(吴兔床题曰千载一时)合辟耦园双(耦固所藏大彬壶尚有一圆形者)。 右调临江仙,为耦园主人题时大彬沙壶,即希拍正。辛巳闰七夕后三日艮庵顾文彬。 曲友情疏,酪奴谊厚,花前绝倒支离叟。翻阶松吹落缾笙,休疑蟹眼过鱼候。老衲忘禅,家僮试臼,壶天翠暖香分拇,倾殴联臂话金沙。敦庞法古人同寿,调倚蹋莎行大石老兄出示所弆时大彬壶拓影,为赋此解,即乞正声。乙丑小寒徐行恭时年九十有三。 备注:唐云先生旧藏,顾文彬与徐行恭题跋。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 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明许次纾《茶疏》︰「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时大彬继供春之后,创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创制了许多壶式,并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承上启下,发展了紫砂艺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坚致朴雅。好仿供春大壶。自从他游苏州娄东,交接陈眉公诸辈后,制壶风格为之一变。制壶由大转小。据称︰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即行毁弃。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当时茶风盛行,对壶艺要求很高。 时大彬距今约300余年,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可见精贵之至。海内外也有许多私家收藏,因无从查考,莫辨真伪,因此暂不统算在内。时壶大多有「大彬」款识,以此识别。 顾文彬(1811 -1889),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盦,一为艮庵。过云楼主。元和(今江苏苏州)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官浙江宁绍道台。 咸丰四年(1854),擢福建司郎中。咸丰六年(1856),补湖北汉阳知府,又擢武昌盐法道。同治九年(1870),授浙江宁绍道台。自幼喜爱书画,娴于诗词,尤以词名。其词多抒写离愁别绪,意境清幽,风格细密。工于书法。书法溯源欧、褚。 徐行恭(1893-1988),字颙若,号曙岑,别号竹间。杭州湖墅人,善行楷,工诗词。藏书万卷,所著有《竹间吟榭集》十卷、《延伫词》。姜亮夫先生曾称之为浙东名宿,一代词宗。民国初年,徐行恭在北洋政府的财政部任第一司司长,兴业银行行长、杭州市商会执委、浙江省文史馆特约馆员。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生前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长25.5cm 宽15.8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