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 祁昆 王福厂 1928年作 青山隐居图 书法 成扇
LOT号 | 2174 | 作品名称 | 祁昆 王福厂 1928年作 青山隐居图 书法 成扇 | ||
作者 | 王福厂 祁昆 | 尺寸 | 19×52cm | 创作年代 | 1928年作 |
估价 | 60,000-90,000 | 成交价 | RMB 97,75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成扇 | ||
著录:《名家扇集》,第12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 题识:1.隐居只在一舟间,与世无求独好闲。远放江湖读书去,还嫌耳目送青山。戊辰三月拟恽南田笔意,小卓先生法家正。井西祁昆。钤印:祁昆、井西 2.新嘉量铭。字体挺劲。为汉篆中之至精者。器藏内府拓本,颇不易得。近始有流传龙集。戊辰月正元吉,临似小卓先生正。福庵王禔。钤印:王禔 简介 祁 昆(1901-1944),字景西,号井西居士,北京人。 王福庵(1880-1960),字维季,号福庵,浙江杭州人,曾居上海,现代书法篆刻家,得吴昌硕鼓励,专工小篆与金文,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海上画派 自 19世纪 60 年代起,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的通商口岸,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政治和经济的变化, 带动了审美观点和创作思路的改变, 使寓居上海的画家群体萌发了革新要求和实验新的创作实践的愿望, 新的画风应运而起, 形成清末民初著名的“海上画派”。海派在总体上呈现以下风格: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个性鲜明; 重视诗书画印诸方面的修养, 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 雅俗共赏; 借鉴吸收外来艺术。出现了诸如“海上三任”、“海上四大家”之类的名家,更有“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蜜蜂画社”等优秀团体相继成立。 说到“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绕不过的必是被称为“海上三任”的任熊、任薰、任颐。任熊、任薰绘画远绍唐宋,近师陈洪绶。人物画取材于现实生活,人物形象从观察生活写生中来,突破了复古主义,是人物画革新的开端,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任伯年当属“三任”之中的翘楚,其人物像任氏昆仲(渭长、阜长)之法,上承老莲画风,花卉兼学宋人的双钩法。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写生能力,他能将飞鸟活动中瞬间的动态形诸笔端,也能把花卉在风、晴、雨、露中的生趣生动再现,他的花鸟造型生动活泼。任伯年的花鸟画,开创了近代花鸟画的新风格,尤其是他的写意花鸟画,这一题材较多的表现在他的扇面作品中,对近代花鸟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大。 在革新的大背景下同样存在着承继传统者,被称为“海上四大家”的吴湖帆、吴待秋、赵叔孺、冯超然即为其代表,他们均上窥元明诸家,而后得自家佳境。赵叔孺金石书画、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吴湖帆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四人皆以山水名于世。 清末在上海出现了一个规模较大、活动频繁的书画金石团体--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该会成立后,先后云集了上百名书画金石家,经常在一起进行艺术交流活动。题襟馆的首任会长是汪洵,汪洵去世后,由吴昌硕继任会长,哈少甫、王一亭任副会长。曾熙、黄宾虹等书画名家皆为该会会员。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吴隐,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建西泠印社的同时,为配合杭州的西泠印社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和“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的骨干成员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西泠印社”,从而使得很多成员皆为两个团体的会员,如吴昌硕既是“题襟馆书画会”的继任会长,又是“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黄宾虹在加入“题襟馆书画会”的第二年也因吴隐的推荐而加入“西泠印社”。之后又有“蜜蜂画会”成立,发起人为郑午昌、王伟、谢公展、贺天健、陆丹林等,社友有钱瘦铁、王震、张大千、顾坤伯、朱文侯等百余人,黄宾虹、叶恭绰等人以参与其中,后来的“中国画会”就是在其基础上成立起来的。这些画会都由是民间的文人雅士自发组织成立,为自己钟爱的诗酒生涯而聚在一起吟风弄月,把笔抒怀,诗画交流之间,缔结了友谊,也为后人留下一笔不菲的遗产。 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亦称海上题襟馆、题襟馆、题襟馆书画会。清末上海一个规模较大、活动频繁的书画金石团体。它的前身是1910年成立的中国书画研究会(又称上海书画研究会、小花园书画研究会),清宣统三年(1911)改本名。 该会成立后,先后云集了上百名书画金石家,经常在一起进行艺术交流活动。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垮台。当时从清廷下来的官员,不少来上海作寓公,其中有些人喜爱和擅长书画金石,便陆续参与题襟馆的活动。到馆里活动的人白天少些,一到晚上济济一堂。一张大型的长方书画桌周围,总是挤满了人,有作画题诗的,有评品议论的,有相互交谈艺术创作心得体会的,一直要活动到接近深夜时,人们才告离去。题襟馆的会员,常将收藏的珍贵书画印章拿到馆里陈列,彼此观摩研究。有时为鉴别一方古印、一幅古画或古字迹的真伪,彼此争论不休,各抒己见,学术争鸣气氛颇浓。书画掮客几乎每晚拿许多书画金石古玩到馆里兜售,题襟馆也替会员经办书画金石作品的销售事宜。外地来上海以卖字、画、印为生的职业艺术家,一般也通过题襟馆得以代订润格和介绍书画金石的销路。题襟馆最初的会址即为中国书画研究会的商余雅集楼上,民国后改设在四马路三山会馆(今福州路云南路口)间壁,20年代前后移在老闸区交通路(今昭通路)40号赵云舫家,1921年迁至汕头路3号画家俞语霜(原)家。其时,俞语霜为题襟馆公推为经办日常会务工作的驻会会员,直至民国十二年(1923)他去世为止。1924年3月25日题襟馆迁至宁波路渭水坊2号上海西泠印社。民国十三年(1924)冬,又迁址于福州路浙江路西首的一条弄堂内。至民国十五年(1926)秋,因活动经费困难而解散。 题襟馆的首任会长是汪洵,副会长为哈少甫。汪洵去世后,由吴昌硕继任会长,哈少甫、王一亭任副会长。俞语霜自杀去世后,由骆亮公、吴子茹任驻会会员主持馆务。经常参加题襟馆活动的会员为:汪洵(渊若)、吴昌硕(俊卿)、哈少甫(麐)、倪墨畊、王念慈(屺)、夏小谷、沈和卿、王季眉、余德屺、王一亭(震)、商笙伯、黄山寿(旭初)、赵云舫(以上十二人于乙卯1915年盛夏同游南翔古猗园赏荷合影留念)、李瑞清、冯煦(梦华)、朱孝臧(古微)、陆廉夫(恢)、金蓉镜(甸丞)、盛宣怀(杏荪)、李钟珏(平书)、姚景瀛(虞琴)、赵时㭎(叔孺)、高时丰(鱼占)、高时显(野侯)、丁竹荪、丁仁(辅之)、骆亮公(文亮)、俞原(语霜)、吴徵(待秋)、吴子茹(臧龛)、吴东迈(迈)、吴隐(石潜)、曾熙(农髯)、童大年(心龛)、褚德彝(礼堂)、费砚(龙丁)、狄葆贤(楚青、平子)、顾燮光(鼎梅)、诸宗元(贞壮)、丁宝书(芸轩)、叶振家(指发)、杨锡章(了公)、潘飞声(兰史)、易孺(大庵)、黄质(宾虹)、赵士鸿(雪侯)、唐熊(吉生)、贺天健、钱瘦铁(叔厓)、吴熊(幼潜)、吴珑(振平)、陈斝(巨来)、丁念先(守棠)、许铸(铸成)、黄志凤(晓汀)、赵云壑(子云)、王瞻民(怪山、老民)、徐竹贤、吕万(选青、十千)、黄葆戉(青山农)、王个簃(启之、贤)、刘玉庵(灿)、刘文玠(天台山农)、王 卿、张克龢(石园)、邓澍(春澍)、马骀(企周)、王禹襄、徐曦(晓村)、宗士福、宗履谷、钱化佛、朱义方(伯行)、吴石公、丁六阳、廖道士、熊松泉(庚昌)、叶渭莘、诸闻韵(汶隐)、洪畿(丽生、庶安)、唐子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