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4 清早期 灵璧石研山
LOT号 | 6754 | 作品名称 | 清早期 灵璧石研山 | ||
作者 | -- | 尺寸 | 宽18cm;高13cm | 创作年代 | 清早期 |
估价 | 120,000-2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形制 | ||||
此石横峰式,似绵延蜿蜒之山峰,右侧有高峰耸立,缓缓而下,连绵曲折之走势犹如险峻奇峰林立与江河之侧。底部与底座几处凌空掩映,更添生动。石表面凹凸,褶皱丛生错布,苍古遒挺,气韵悠长。座红木制。唐代是观赏石之崛起时期,其园林建筑虽多以太湖石为景,但灵璧石之藏鉴已有记载,如宰相李裕德之“醒酒石”等。白居易早年居符离,在其《莲石》一诗中云:“石倚风前树,莲载月下池”便是对灵璧石之咏。五代、两宋时期应为灵璧石藏鉴之鼎盛期,帝王官吏及文人雅士已开始从以园林太湖石为主流转而玩赏以灵璧石为代表的书房清雅之物,当以南唐后主李煜、北宋末年苏轼、米芾、徽宗赵佶等人为代表。“灵璧研山”、“宝晋斋研山”、“海岳庵研山”(又名“苍雪堂研山”)、“灵璧小峰”、“小蓬莱”等名石相继问世,《云林石谱》、《研山铭》等名作亦应运而生,米芾拜石、东坡以画易石等名人佳话已朝野皆知。此一时期,乃是灵璧石在历史上第一次大开采时期,也是赏石文化逐渐成熟之期。米芾之“皱、透、瘦、漏”之说便产生于此时,灵璧石为“四大名石”之首也定位于此时。 石之堪作玩者。吾灵壁石称最。谓其峰变洞穴,浑然天成。骨秀色黝。扣之有声。按谱有形如蟠螭如菡萏如卧牛者。又有卧沙而起峰者。甚尽天划神镂之巧者。总之万石万局。 ——明 王守谦《灵壁石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