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4 清乾隆 御制白地套蓝料缠枝花卉小直颈瓶
LOT号 | 6334 | 作品名称 | 清乾隆 御制白地套蓝料缠枝花卉小直颈瓶 | ||
作者 | -- | 尺寸 | 高10cm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280,000-38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形制 | ||||
备注:1.普孟斐先生(Robert H. Blumenfield )旧藏; 2.纽约拍卖,2010.03.25, Lot 0891 “大清乾隆年制”、“淡”款 中国的玻璃器在先秦时代就有制作,但技艺一直不及西方,一般只能用作配饰,精致的玻璃器皿主要依赖进口。康熙帝颇好西学,对西方的玻璃器也颇为喜爱。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帝要求法国政府派遣擅长珐琅和玻璃技艺的巧匠来华。康熙三十三年,擅长制造玻璃器的法国神父纪理安(Kilian Stumpt)抵达澳门。康熙三十五年诏令造办处增设“玻璃厂”,由纪理安参与筹建,并征召广东和山东博山的玻璃匠人,当年就开工投产,经过工匠的苦心钻研,制作出了毫不逊色于西方的精美玻璃器。乾隆有一首《咏瓶中新荷》诗:“玻璃瓶子蒜头粗,绰约新荷插几株。帘幙风轻香欲送,几筵光净澹如无,乍疑仙子垂文履。不数冰心在玉壶。爱煞虚眀表里彻,书窗坐对足清娱。”即是在吟咏宫廷所制仿蒜头瓶样式的料器花瓶,称赞其表里透彻,更胜冰心玉壶。康熙时期的玻璃艺人还创造了套料技术,将异色玻璃套叠在一起制作成型,然后用玉器加工技术碾琢出纹样,光洁鲜明,精美绝伦。清•赵之谦《勇卢闲诘》载:“套者,白受采也。先为之质,曰地。地则玻璃、车渠、珍珠。其后尚明玻璃,微白,色若凝脂,或若霏雪,曰藕粉。套之色有红有蓝、有緑黑白。…… 更有兼套曰二采、三采、四采、五采,或重叠套,雕镂皆精絶。”这件御制白地套蓝料缠枝花卉小直颈瓶,直颈圆腹,底有圈足,地料莹白如玉,套烧钴蓝色彩料,配色纯净高雅,明艳如宝石。瓶颈雕成蕉叶纹,瓶腹上下作莲瓣装饰,中间刻缠枝花纹,皆是当时流行的典型纹样,配置得当,显得典雅秀丽。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和“淡”字款。清宫造办处曾为乾隆帝制作了一批带千字文编号的精品雅玩,此“淡”字款即取自“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句。观其形制,应为焚香所用“瓶炉三事”之一的瓶,用来放置香箸或香铲。清宫所用瓶炉三事多为金铜和掐丝珐琅质,以玻璃制作者不多,现存料器瓶炉三事很少,瓶尤其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