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37 黄胄 1981年作 牧马图 镜心

牧马图
拍品信息
LOT号 1737 作品名称 黄胄 1981年作 牧马图 镜心
作者 黄胄 尺寸 140×280cm 创作年代 1981年作
估价 --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
1.《2002黄胄美术基金会马年特辑》挂历(9-10页),黄胄美术基金会编2002年。
2.《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黄胄》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第一届黄胄艺术收藏大展作品集》第10-11页,黄胄美术基金会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
题识:黄胄。辛酉年。
印文:黄胄之印
估价待询
展览:“第一届黄胄艺术收藏大展”,炎黄艺术馆,2014年5月3日-7日。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此幅作于1981年,20世纪80年代是黄胄人物画的第二个高峰期,黄胄在1977年因颈椎病急性发作,几致瘫痪,住院治疗两年半,直至80年代初才迎来一个新的创作盛期,这幅画正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黄胄画过不少驯马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在晚年,这类作品往往强调大场面和速度感,展现草原民族的风情,诸如此幅。画面仿佛是快速摄影截取的一个镜头,在广阔的草原上,近景群马奔腾,激情澎湃的动势十分震撼,远处草地上,一群马正在休憩食草,一动一静,表现出草原的广博与容纳性。镜头的焦点集中在近景的两匹马上,两个少女骑手各自骑在马上,后方少女一手执鞭,一手挥鞭,两脚夹紧马肚,这是一个“加速”的动作,马腾起四蹄,鬃尾飞扬,少女的头巾亦在飘动,从这一静止的瞬间中,可见感受到速度之快,以及时间的飞逝。前方少女转身回望,面带笑容,在与后方少女对视的一瞬间,她或者是有些得意的,或者是观看对方还有多远的距离,这一情节性的处理表现出一种带有竞争性的友情,这种独特的友情实际上普遍存在于马背上的民族中。
画法上,人物与马匹均以迅疾、潇洒的速写式手法画出,表现出快速运动中浮光掠影般的效果,不过画家也未舍弃结构的准确性,形形色色的草原众生,均准确生动,画家以独特的视角,洒脱的笔墨表现出了草原上开阔壮观的景象,以及草原民族的爽朗不羁的精神状态。
我二十几岁就到新疆去,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中,我有很多好朋友。我一个人走三个月,无论走到哪一个兄弟民族的哪一个帐篷里,他们都像接待亲人和很好的朋友一样接待我。所以,我逐步对这些人的感情越来越深,爱画他们的生活。
我对于兄弟民族的人是充满感情的,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
——黄胄
我非常喜欢黄胄的画。黄胄画的地方我都到过的,很怀念这些地方。黄胄以艺术的手法充分表现那里的人情物貌,新疆政府和人民应该给黄胄记一大功,发给他一个大勋章,因为黄胄把新疆画的太美了。
——王震

“在生活中起草稿,在生活中练功夫,在生活中寻找技巧,个人风格自然可以形成。这不同于为了追求某种风格而生搬硬套。”这样的一种艺术实践,使黄胄的作品,真正地来自生活、描写社会、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可以说,观赏黄胄的画作,就是在读一部描写我们新时代的文艺著作。
——宫达非
黄胄善于驾驭多人物、大场面的构图,喜欢选择情节发展高潮的瞬间去刻画人物,画得气势磅礴,其所表现的已不仅仅是抒发画家个人对生活的感受,而是国家、民族经历了百年坎坷、灾难之后,重新抖擞精神,自强不息的社会心态的反映;是民族振兴的大形势激发了画家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为昂扬奋发的感人的艺术形象。
——李松
新疆无疑是黄胄最主要的生活根据地,是他梦魂牵绕的艺术故乡;新疆人是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新疆的色彩最与其性情相谐,是形成黄胄艺术风格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正是在这诸多意义上,新疆在黄胄的艺术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没有新疆就没有黄胄,或者说只能有一位别样的黄胄。
——刘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