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394 吴笛笛 2015年作 隐秘的目的

隐秘的目的
拍品信息
LOT号 4394 作品名称 吴笛笛 2015年作 隐秘的目的
作者 吴笛笛 尺寸 120×240cm 创作年代 2015年作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静物-竹》系列,是想强调的是竹的“物性”,通过去除枝叶只保留竹干来弱化它的植物性,以此寻找它身上所谓精神性的那一部分,这个过程我认为是人在寻找一种更加真实的审美尊严的过程。竹子千百年来被古人当成了一种精神的载体,我试图把这种精神剥离纯化出来。
为了使作品更为单纯,也就是把人文精神从物质世界能够抽离开,我选择了几何形这个物质世界中最单纯有效的形式作为载体。而之所以选用不同的几何形,是因为我觉得不同的人会对不同的形状产生共鸣,从而充分感受其中精神性的存在。
竹子中段也是被扭曲的,我想展示的是文雅以外的一种力量,文雅不只是脆弱的,也是坚韧的,是脆弱的表象之外的不屈服,不屈服于世界,不屈服于自我。传统文人画中几乎都是完整的竹子,表达了古人对完美的一种追求,而事物没有真正的完美,真实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我们必须接受世界的不完美。“真正的完美”会让世界停止不前……
—吴笛笛
吴笛笛的早期作品显示出她的艺术受到主要影响来自于中外艺术史中的稚拙艺术的传统,例如西方的卢梭、夏加尔、巴尔蒂斯,中国的敦煌壁画等。特别是后者,深刻地影响了她的绘画色彩与构图,使其作品在人物造型上具有朴素稚拙的特点,色彩具有敦煌壁画的优雅与沉稳。在吴笛笛的近期作品中,竹与虫成为画面的主体,而背景趋于消解,信息内容的缩减,制造了精神感知的距离。背景定位的消除,使精神图像的形成地点成为悬置,从而建立了对精神图像越来越细致的编码。在吴笛笛的近期作品中,原有的自然性的事物图像发生了观念性的扭曲,竹子成为首尾衔接的循环生长,这使得观众不能从他们看到的物体中制造他们的精神图像,而必须从文化意识与历史记忆中制造图像。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是稳定的,但是吴笛笛以特殊的图像表达方式传达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促使我们从一般性的传统文人价值转向对当代生活的反思。吴笛笛的新作提示我们,当代绘画需要重新表现,将想象变成图像,让我们走出写实主义的感官的技术性迷途。把世界当作一个世界幻觉去经历,将绘画作为一种精神图像在我们的视觉经验中重新整合与建构。
——殷双喜《初心与纯眼 吴笛笛绘画欣赏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