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8035 清乾隆 御制会昌九老玉山子

御制会昌九老玉山子
拍品信息
LOT号 8035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御制会昌九老玉山子
作者 -- 尺寸 连座儿通高110cm;会昌九老檀香山子高56cm;长46cm;厚30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15,525,000
材质 形制


[清宫旧藏]
清代乾隆帝以爱玉藏玉著称,其事必躬亲,亲自过问宫廷造办处工作的诸项事宜,督导了多次大型玉雕的琢制工程。在乾隆三十一年至五十三年,二十多年间,制造“秋山行旅”玉山、“南山积翠”玉山、“大禹治水图”玉山、“会昌九老图”玉山等重达千斤的大型玉雕,这无疑标志着中国玉雕的最高峰。
故宫中现藏有四座玉山,均为乾隆年间制作。除这座会昌九老图玉山之外,还有丹台春晓玉山、大禹治水玉山以及秋山行旅图玉山等。 四座玉山均陈设于宁寿宫乐寿堂内。
就已知的清代宫廷所置大型玉雕山子,皆取材于画作,命玉雕匠人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制成,因其工程浩大,费时费工,就体量最巨的大禹治水玉山为例。要先将玉样从新疆运到北京,其运输便历时三年多。同时,要先在宫内按玉山的前后左右位置,画出数张图样,随后再制成蜡样,送至乾隆帝阅示批准,同意后随即发送扬州,由扬州织造承制。且因担心扬州的气温过高,恐日久蜡样熔化,故而又照蜡样再刻成木样,由苏扬匠师历时六年雕琢成,玉山运达北京后,择地安放,刻字钤印,又用两年功夫,颇费周折,才大功告成。由此可见,会昌九老图玉山亦不例外,需提前按比例雕刻木样,且由于是御览所用,故而选材精良,刻琢细致入微,才能使玉工依此为模,制成玉山。
本件“御制檀香木雕‘会昌九老图’山子”,即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玉雕“会昌九老图玉山子”的木样。其主体山子为檀香雕就而,重达18公斤,整个山子由多块檀香木拼加而成。檀香山子高56厘米,正是玉山二分之一,连座儿通高110厘米,与玉山等高。
檀香木山子其下承紫檀山石托座,山子山石嶙峋、瀑布湍流,山间生灵芝仙草。紫檀山石托座下置金丝楠木圆形束腰高台座,浮雕莲瓣纹为饰;围栏及束腰处嵌紫檀,雕刻螭龙纹及束莲纹为饰,托台下为如意云头式矮足。
檀香木山子色呈深褐,包浆温润,其按高低、远近比例,以镂雕、深浅浮雕和阴线刻纹等多种手法琢成四面相通的山水人物图景。从所用材料上可以看出乾隆帝对此件作品之珍视,清宫所用檀香木多用于制作玺印,与玉山一样,作为木样多有使用,传世作品多为玺印,如"皇帝之宝"印玺即为檀香木雕刻而成。
檀香木山一面近景处,有两老翁停驻于山下瀑布间小桥之上,作交谈状,仿佛正吟诗对赋,后随一童子肩负包袱;远景山顶竹林密处有一亭台,亭内两翁对弈,旁坐一翁观战高论阔论其状甚欢,亭下山岩瀑布间虬松盘绕,亭侧山路间坐一童子正为亭内高士煽扇煮茶。一侧山岩下老者携童观鹤,另一侧老者,旁伴童子捧盒随后,手执龙首杖,艰步登山。后山山岩之间一高士携琴与童子回首相望,似催促童子举步快行欲与山上高士会和,后山松下平台处两高士携童,一戴冠长者盘膝而坐,将琴置于膝上,抚琴弹唱,旁有长者听得妙处捻髯微笑与书童竖耳倾听,山下水溏则由山子正面山顶流下瀑布汇集而成,经由紫檀木托座汇入,使其画面似流入江中…整个山子所有人物形态动势各异,皆许许如生,整体画面构图充满了乾隆皇帝的审美,可见乾隆皇帝对此件作品的重视与观注,其形其景实为精心编纂,制成后下旨陈设于宁寿宫乐寿堂内,是乾隆皇帝最为珍视的作品之一。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玉器,“会昌九老图”玉山的创作过程实为当时的国家工程,据《清宫活计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下旨,着如意馆画师贾铨依照宋代李公麟名作《会昌九老图》为会昌九老图玉山画样,"并着木作依画样制作檀香木样,做得后呈上御览"…再将本件檀香木山子与玉山子对照,无论人物亦或布局,皆毫无漏处,与清宫活计档所载皆为相同,而其雕琢内容则远胜于玉山,估因玉山雕琢难度太大,又要同圣寿配合时间,从而舍略了诸多细节…令观其刀法,疏朗明快,山岩似爷劈刀砍,果敢从容,而虬松竹林处又细腻繁缛组织严密,定出自造办处顶尖匠师之手,其风格像极顾珏,与封歧所为。两人于雍正、乾隆年间分别供值造办处。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顾珏雕竹雕笔筒,无论从构图到刀法与人物的细节处理都与檀香木会昌九老图山子如出一辙。封歧于雍正初年由苏州织造高斌荐入养心殿造办处供职,受到雍正乾隆两朝皇帝重视,参与了诸多创作。
下呈紫檀山石托及金丝楠木嵌紫檀围拦大圆托
造办处制于乾隆五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