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8124 明 铜错金银双蚰耳壶

铜错金银双蚰耳壶
拍品信息
LOT号 8124 作品名称 明 铜错金银双蚰耳壶
作者 -- 尺寸 高43.5cm 创作年代
估价 1,500,000-2,500,000 成交价 RMB 2,530,000
材质 形制


备注: 英国A&J Speelman旧藏本品为铜质,口沿、颈、腹部均为椭圆形。侈口,厚唇;颈部收敛,两侧出耳,耳饰兽首;溜肩,鼓腹并下垂,圈足厚高且外撇;整体布三层纹饰。此尊为明代匠师采用铜错金银工艺制作而成,其上装饰兽面云气纹样,纹饰特征与战国中晚期铜错金银器极为相似。错金银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金银错”。错金银工艺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错金银是中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但它出现比较晚,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它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兴盛起来的。战国两汉时期,错金银青铜器大量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广泛流行,考古发现战国汉代的金银错青铜器以千百计。而铜器中,有一类重要的器物即仿古器。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制,以为郊庙之用。明代的仿造量规模甚大,流传于世者亦较多。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陈设鼎彝均非古制,遂生复古之心,在宣德三年敕谕工部仿照宋人《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当时所铸仿古铜器达3300余件。这些仿古铜器除部分归宫廷留用外,还奉敕分与诸王府,因而得以流传至各地。此器造型古朴敦厚,铜制精纯,百余年之供奉保养,使得炉身铜质光泽深邃沉穆,黑黝有光,炉身通体错金银丝,饰饕餮兽面纹,纹饰繁缛奢华,闪亮的金色和深邃的古铜色对比明显,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此铜错金银兽面纹贯耳尊称得上是在仿古道路中的一缕创新之光。其颈部较长,曲线外撇,既保持商周礼器的端庄稳重,又增添了几许灵秀清奇之感,使得商周时期的铜器巧妙过渡为明代流行的造型,亦古亦今,自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