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852 邵鸿基、李梦庚 致陈公博信札

邵鸿基、李梦庚 致陈公博信札
拍品信息
LOT号 1852 作品名称 邵鸿基、李梦庚 致陈公博信札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水墨纸本 一通二纸
作者简介:
1.邵鸿基,中将。字承彦,河北玉田人。奉天高等巡警学堂毕业。曾任山西省警察厅督察署署长,河南省警务处咨议,1924年任河南省巩县知事,1928年任河南省任丘县县长,1930年任陕西省泾阳县县长,1931年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1934年7月任江西省第8区(宁都)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38年4月任河北省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后任河北省第14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1年5月任冀察战区游击第2纵队司令,后任冀鲁豫边区中将指挥官,1948年1月任冀南行署主任,1月10日在赴北平途中被俘。1958年3月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故。
2.李梦庚,原名李希莲,吉林省长春农安县人。历任农安县参事、农安县立图书馆馆长、东三省都督府吉林军司令、北京政府众议院议员、奉天省议会副议长。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于1917年南下广东,任军政府大元帅府咨议。为国民党第一、二、四、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46年2月逝世。
上款人简介:上款“公博部长先生”即陈公博(1892-1946),广东省南海县人,原籍广东乳源,寄籍南海,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人物。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国民党第二次全国大会中央执委。之后演变为反蒋的改组派的代表人物,但不久又与蒋介石合流,是蒋的座上客。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追随汪精卫任南京政府立法院长,叛国投敌,是汪政府内第二号人物,成为中国的第二号大汉奸。汪精卫死后代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抗战胜利后逃往日本,最后被捕解回中国,审讯后被枪决。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被陈公博写入他在美国读书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论文中,在附录里被美国的中国史教授韦慕庭意外发现。
备注:钤印:邵鸿基印、李梦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