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9 清早期 连环押经炉
LOT号 | 7329 | 作品名称 | 清早期 连环押经炉 | ||
作者 | -- | 尺寸 | 口径9.7cm;高5.5cm | 创作年代 | 清早期 |
估价 | 500,000-600,000 | 成交价 | RMB 805,000 | ||
材质 | 形制 | ||||
著录:《金玉清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1996年,页123,图21 《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图录》,台湾历史博物馆,1997年,页43,图67 《宝器扬馨——读书楼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2009年,页36、37,图9 《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页27,图14 重875克 「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来源:台湾杨炳祯旧藏 展览:金玉清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1996年 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日本熊本市立博物馆,1997年 宝器扬馨——读书楼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2009年 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博物馆,2015年 参阅:(明)吕震《宣德彝器图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页220 整器秀雅,炉身、腿足较明代有拉高趋势,但处理得当,比例合宜,气韵隽美,乃炉谱所载经典炉式高脚押经者,《宣炉小志》又称其为「琴炉」。 押经一器,重在耳朵的精神及力度。按耳形制,常见四式:圆耳、圆耳带凹、圆耳带环、方耳,其中圆耳带凹、圆耳带环者传世最少,为藏家所重。唇口外侈,凹颈极短,以致《宣炉小志》对其的描述为「素身、无颈」,斜下出垂鼓腹,缓收出底,承三乳足,高而外撇。炉身两侧塑连环圆鋬耳,上肥下瘦,弯曲势收,穿以圆环,更显灵动可爱。细观,铜环内侧、炉身有支钉痕,可知最初铸造完成时,铜环固定于器身,非直接悬挂于鋬耳,是为当时的铸造工艺。内膛修磨,旋纹隐现。口薄壁厚,重量集中在下半部,体量小而重量不减,铜质必缜密精炼。炉身栗殻皮色,静穆雅致,盈亮光润。炉底铸「大明宣德年制」沈度体楷书款,字正工精,标准有度,字风沉稳有力而兼具秀美,地子干净平整。 炉体适中,气韵秀雅,处处彰显著铸造工艺的精湛。每个细节的呈现,都要求制蜡膜时就要精益求精,一丝不怠。终成佳器,保存完整,乃押经炉中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