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4 元 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LOT号 | 8434 | 作品名称 | 元 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 | ||
作者 | -- | 尺寸 | 高18cm | 创作年代 | 元 |
估价 | 980,000-1,800,000 | 成交价 | RMB -- | ||
材质 | 形制 | ||||
著录: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增订版 昭和41年 吉川弘文管株式会社发行,第194页(C图)。 展览: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六朝时代の金铜仏》1991年,第154号 此尊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金与胎体结合紧密,点点青绿铜锈零星分布,古朴素雅。观音脸方圆,五官以阴刻线突出,锐利直挺,头戴宝冠,上有宝珠镶嵌,帔帛沿耳后顺脑侧自然下垂,右手似举莲茎,左手抬于胸前,璎珞呈8字形交叉垂于体前,胸前悬铃,指向腹部,下半身璎珞之弧形亦向上拉,集中在腹部的圆环,身体姿态微向右倾,略具动感,从侧面看腹部突出,显得精神挺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隋代造像风貌,但飘带裙摆一改之前夸张程序化之表现,整体带有更强的写实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北魏造像遗风,但疏朗自然之气质则更符合隋菩萨造像之美。 隋代开窟造像风靡一时,山东青州、济南玉函以及山西天龙山等地皆涌现大批极富时代风貌之佛教美术作品,这一时期的菩萨面相多长方脸,颔首挺胸,婷婷玉立,姿态曼妙优美,无论佛与菩萨皆衣薄贴体,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北齐“曹家样”的程序,但在天衣的处理上大幅度简化,只在与佛像或菩萨身姿相映衬的线条上作表达,造型更趋写实。而进入初唐时期后,在经历了北周灭佛时期之后,造像大部分在恢复旧有的样式,所以此一时期之佛教造像常带有明显的隋代遗风,而这更深远的影响了盛唐时期的佛教雕塑风格,成为了承前启后之重要连接点,在中国早期佛教造像上可谓“曲精奇妙”之时期。此尊铜鎏金塑像延续六世纪以来观音的经典造型,将观音菩萨曼妙之身体姿态展现无遗,天衣尾端略向外扬的样式,亦承袭了北魏后期以来的作法,璎珞自然交叉亦与同时期陕西等地出土石雕高度吻合,且铸造洗练,为隋代至唐早期极为经典之雕塑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