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4 叶永青 1991年作 西双版纳
LOT号 | 3754 | 作品名称 | 叶永青 1991年作 西双版纳 | ||
作者 | 叶永青 | 尺寸 | 54.8×39.5cm | 创作年代 | 1991年作 |
估价 | 350,000-550,000 | 成交价 | RMB 402,500 | ||
材质 | 纸本综合材料 | 形制 | |||
签名:Ye Yongqing 1991 在经历了85新潮的洗礼及89现代艺术大展之后,叶永青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开始创作“大招贴”系列。1989年的后半年到1990年,叶永青客居北京。作为艺术家,他经历了当时重要的艺术媒体的纷纷关停,如《中国美术报》等诸多媒体的终结。 以纸质媒体为出口的讨论一时间戛然而止。在经历了一个时代的突然死亡之后,几近真空的环境与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一起,让叶永青和同时期的艺术家一样,彷徨不安。但叶永青并没有因此而消沈,而是重新回归到记忆和历史之中寻找新的创作线索。之后,在波普艺术中被反复使用的拼贴方式成为叶永青创作的新路径。叶永青在传统绘画、文革大字报、公共招贴栏及商业社会的广告牌之间建立了由记忆链接的拼接方式,并将之视为一种综合的艺术与集成性的展示。报纸作为绘画的物质载体,原本的新闻性内容被覆盖而几乎丧失了二次阅读的可能,以绘画完成的拼贴行为完成了一种诗意而非激烈的批评叙述。栗宪庭将叶永青的大招贴描述成为“诗意的波普”,现实的图像与符号性的图样之间完成了互相渗透。在画面之中形成的交错与切割,从某种程度上忠实地记录了叶永青碎片化的书写与内心的构建过程。同时,恰恰由于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其在图像符号化的指向上更加清晰。带有云南特色的自然图像和烟囱等城市景观在不断重复的使用中强化,记录着中国变革阶段的文化表征。范迪安表示,“一部份不懈创作的画家出现了自我的征兆,其中以西南的画家群最明显,如叶永青的《大招贴》……作品通过语言符号化的努力,就从原先地域色彩影响过重的含混状态进展到现代艺术所着重的纯粹状态。” 创作于1991年的《西双版纳》则更为推进了这一系列中图像符号化的讨论。叶永青对于画面切割更为明确,从结构上呈现出对祭坛画、屏风画、书画装裱形式甚至中国园林的借鉴,使用隔断将画面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着民族服饰的女性、珍禽与马分别成为两部分的主体,其间可见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意象的逐步明确,也将图像之间的文本链接更为紧密,隐于在含蓄与克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