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9 文徵明 1553年作 细笔山水 立轴
LOT号 | 4039 | 作品名称 | 文徵明 1553年作 细笔山水 立轴 | ||
作者 | 文徵明 | 尺寸 | 109×33cm | 创作年代 | 1553年作 |
估价 | 1,500,000-3,000,000 | 成交价 | RMB 4,025,000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立轴 | ||
出版: 1.《神州国光集》第八集,1935年出版。 2.《天津商报画刊》第33期,1933年出版,第1页。 题盒:文衡山山水。清国罗叔言旧藏,内藤虎题。 题识:癸丑七月既望,徵明笔。 钤印:征仲甫印、文徵明印 说明:内藤虎题盒,罗振玉旧藏。 古意烂漫颜色外 墨痕依约淡苍苍 ——文徵明《细笔山水》 罗振玉旧藏文徵明《细笔山水》,所绘为隐逸高士听泉观瀑之图。远看两峰高耸,远山飘渺,山间有樵夫担荷而归;峰回路转,参天古木之下,隐逸高士盘坐于石床之上,仰视林泉,静听山间瀑布、溪流浅潭佩环之音,渐欲沉醉;旁有小童,恭敬谦敏,捧书而立,令人无限向往。此图为文徵明仿古细笔山水之作,山石勾勒多以干墨长线为主,流畅典雅,劲健爽然,又以王蒙牛毛、黄公望披麻以及倪云林折带皴法并用,淡墨干皴,苍茫老辣;古木以赵子昂、吴镇等为之,主干挺拔俊秀,穿插错落有致,枝叶勾描点厾整齐繁密,细致精工;勾水纹灵动神妙,微澜涌起,令观者怦然心动。 是作作于嘉靖癸丑(1553),时文徵明84岁,为文徵明“仿古”类墨笔山水作品。以艺坛泰斗如此之高龄,绘制如此精细之作,非常人所能及也。类似作品还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其于1535年所作《仿王蒙山水》,1558年左右所作《春林策杖》,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1536年所作《五月江深图》等等,此类“仿古”“细笔山水”之作,形制皆为长幅窄条,为文徵明贯穿一生绘画之追求“古意”创制。文徵明追求“古意”的美学思想始于二十岁左右:“与都君元敬,祝君希哲,唐君子畏倡为古文辞。”其认为“古意”即是“道”,文徵明认为“迹简、意淡、雅正”为贵,即使是水墨也可以达到古意。“墨痕依约淡苍苍,断楮回看四十霜,古意独存颜色外,只应桃李愧严妆。”文徵明一生勤勉、博学,无论何朝何代,院体或是文人画,皆吸收而后用,其内心品评之准即是否有“古意”。其推李唐为“南宋院画之冠”,称马远为“作画不尚仟浓妩媚,惟以高古苍劲为宗”,“诚一代能品”,“益叹马远画法之妙”。 因文徵明作山水崇尚“闲淡、简约、精微”。是作犹能体现其创作理想。本作中文徵明绝大部分施以淡墨为之,整体画面凸显虚实相生,似有若无之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凡空白处皆有物象之生,如其山石空白未曾用墨皴擦、溪水未用墨线勾勒之处等等,有佛家“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之妙悟。“精微”之处不胜枚举,其严整的山石结构,错落有致却不整齐划一;树叶繁茂细碎却笔笔不苟,相互衬托,欹侧相生,实为文徵明追求“古意”之法度所在。文徵明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其次是学养,“画家宫室最为难工,谓须折算无差,乃为合作。盖束于绳矩,笔墨不可以径,稍涉桂畛,便入庸匠。……独郭忠恕,以俊伟奇特之气,辅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论者以为古今绝艺。……引笔天放,设色古雅,非忠恕不能也。”修养与画理结合,才能求得绘画之仿古“逸品”。 以此《细笔山水》为证,文徵明此图精密、细润、古雅,刚柔协调,冲淡平和。其崇尚之“古意”,达到了心物交融,自然清美。这些亦是文徵明整体思想的表现,是儒家思想与玄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这与单纯的宋画、元画、院画以及后世的董其昌美学是不同的,影响了整个“吴门画派”及明中、后叶的绘画,对文人画的发展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