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435 罗章龙致陈永年信札 镜心

罗章龙致陈永年信札
拍品信息
LOT号 1435 作品名称 罗章龙致陈永年信札 镜心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5,000-10,000 成交价 RMB 5,75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陈永年同志:
您来敝宅时,正值我因病住院,有失迎迓,至为抱歉!
承嘱要我写出《康德传》译序,我现在即着手去写,估计月底可以脱稿,下月初定当奉寄。
我现在住北京医院住院部北楼405号,如有赐教请函告上述地址,电话556031转405病房。此致
敬礼。
罗章龙敬启
一九八四年三月十四日
罗章龙(1896-1995)
原名罗璈阶,湖南浏阳人。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人期间,先后组织领导了陇海铁路、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及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上连续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是中共第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党团书记。1931年初,围绕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他策划了中共党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1934年起,任河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建国后,先后在湖南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任教。先后被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起,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
“湘中二杨”与章士钊
默?声/文
此杨守仁致章士钊明信片,为杨氏1910年中秋节寄赠同在英伦留学的章士钊(字行严、行年),信中告知俞慎修已送还英镑,并言明“暂为代收,我兄需用,当即寄上不误”。在信尾,他不忘问及章妻吴弱男。
在信中,我们不难看出,此刻的杨守仁心绪已坏,其大限之日,时距近焉。
杨守仁此处所言“俞慎修”,即俞大纯(父俞明震,子俞启威,孙俞正声),时正留学德、英,系章士钊挚友。
寄函之时,杨守仁正兼任上海《民立报》编辑,章氏则兼任该报特派员。
此杨昌济致章士钊明信片,为杨昌济1912年9月15日自英伦致上海《民立报》主笔章士钊,告知:“弟与倜君在此一切如常,差可告慰”,“民立报仍用苏格兰住址,到着甚迟,请嘱贵发行部改正为盼。”
杨昌济此处所言“倜君”,即李傥(1884-1965),湖南湘潭人,与杨昌济、章士钊同期赴德、英攻读法学、哲学。回国后任北京明德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
孙中山1911年8月31日致吴稚晖函,首句即为“惊悉笃生君有投海之惨剧,殊深悲悼”“杨君之死,弟实为之大憾焉”(此书札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那么,这位令孙中山大憾的杨君笃生,究竟何人?此杨君又为何投海致死?
英国利物浦,安菲尔德公墓一角,立有一座利剑状纪念碑,上以中文镌写:“中国蹈海烈士杨先生守仁墓”,碑下一块用花岗岩制成的底座,以英文刻铭,中文译为:“中国烈士为政治思想而牺牲。杨守仁1910年8月5日辞世,享年四十岁”。
这座杨守仁纪念碑,伫立于安菲尔德公墓,迄今整一个世纪。墓碑所刻铭文,即章士钊所拟。
杨守仁(1871-1911),即杨笃生,后改名守仁,著名革命党人。1911年4月,耳闻广州起义失败,众多同志牺牲尤其挚友赵声(字伯先)病亡,他一度夜不能寐。一日,从报纸上闻知列强有再次瓜分中国之说,他万分悲愤,犹如雪上加霜,脑病复发,遂于8月5日,果敢地赴利物浦大西洋海湾,蹈海自沉。
杨守仁1906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以热衷暗杀清廷要人而著名。1903年秋,他赴沪发展蔡元培、章士钊、陈独秀等加入暗杀团,并向他们传授制造炸药的办法。1904年夏,他拟在北京紫禁城与颐和园之间炸死慈禧太后,但终因戒备森严而告失败。
1904年冬,杨守仁因与黄兴、章士钊等湘籍好友在上海策划起义事泄,黄、章被捕,杨侥幸逃脱,随即,他便出面策划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吴樾刺杀五大臣事件。
作为杰出的革命家,杨守仁又以办报刊而著名,其所著《新湖南》与邹容著《革命军》、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同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性著作。杨昌济在纪念文章《蹈海烈士杨君守仁事略》中谈及其文笔:“每著一论,精神迸露,义气凛然,读者深为感发。君故工文辞,有远识,其不可及者,尤在其言有物,出于至诚。”
至于杨守仁与章士钊间关系,则颇显微妙。章士钊尝言:“余居英时,朝夕与共者,唯此二杨”(语见《欧洲学生爱国谈》,载1912年2月19日《民立报》);在致杨昌济函中又言:“笃生于公(杨昌济)为至亲(按,杨守仁系杨昌济族孙),与弟为至友,在英时,三人始终未离一步”(语见《章行严与杨怀中书》,载1912年9月22日《独立周报》);在《秋桐杂记》中,章氏则云:“余与杨笃生之交,乃在师友之间,私誓相与生死”(见1912年3月25日《民立报》)。读《字说》又悉,章氏改字号“青桐”为“秋桐”,即因杨之蹈海,遂“黯然有秋意”(章士钊《字说》,载《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一号)。
杨守仁与章士钊尝有“通财之谊”(杨曾借给章三十英镑),但因“学英语,缴学资”,二人竟生摩擦。杨在致友人函中曾言,他从章学英语,每每要缴纳学资,而章士钊却从不拒绝且款额高高在上。对此,章士钊则辩言:“笃生提议送费,弟坚不允。遂置一磅十先令于案,如收回便势将决裂”(《章行严与杨怀中书》)。实不知孰是孰非。
杨守仁蹈海后。吴稚晖向章士钊征求安葬意见,章氏提议:“以葬于利物浦为宜” (见邹小站著《章士钊》),杨守仁遂长眠于异邦。
杨守仁蹈海一年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专门为杨守仁、陈天华、郑先声等六烈士建祠纪念。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慷慨激昂地谈到:“像陈天华、杨笃生,他们是什么人呢?他们就是热心血性的真革命党!真革命党都有这种乐死的性质,所以敢于屡次发难来革命,所以革命能够成功!”
谈到杨守仁、章士钊,往往就要提及杨昌济,此三人为绝对的“铁三角”。
杨昌济(1871-1920),名怀中,1909年留学英国,主攻哲学、心理学。回国后,杨昌济先是在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18年,经章士钊引荐、蔡元培邀请,北上任教北京大学,为伦理学教授,1920年因病去世。
杨昌济与杨守仁,同族同龄,但按辈分,他竟高出杨守仁两辈,两人感情甚笃,曾一同游学于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后又同在日本、英国求学。杨守仁决心蹈海赴死时,共写有三份遗书,其中之一,即留交杨昌济。
据杨昌济《达化斋日记》获知,杨昌济的哲学思想与宗教观深受杨守仁影响,如,他在日记中,便时常引用杨守仁(杨笃生)的宗教观或见解,动辄“笃生讲”、“笃生言”。由其语句中,显而易见,他对杨守仁的思想与观点,是由衷的敬佩。据文学博士秦燕春推断,作为杨昌济得意门生及女婿,毛泽东亦必然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杨守仁革命思想的影响。对此说,秦女士认为当下学界关注与认知不够(参见《杨昌济与“湘中二杨”》,载2008年《书屋》第8期)。
1909年,杨昌济由日本转赴英国留学,攻读教育学,即因章士钊、杨守仁合力推荐。对此,章士钊在《杨怀中别传》中谈到:“丁未(1907年),守仁依欧洲留学生监督蒯光典同赴英伦,余则以文字见赏于光典,并得以偕往。逾年,吾与守仁论荐君,光典乃调君由日转英,于是吾三人同处一地,交相砥砺达三四年。”杨昌济与章士钊、杨守仁,遂由同乡旧雨,转为同窗好友。
对此,章士钊尝言:“余居英时,朝夕与共者,唯此二杨” “笃生于公(杨昌济)为至亲,于弟为至友,在英时,三人始终未离一步”。杨昌济对章士钊,亦甚为推崇,在其《达化斋日记》中,便时常出现“秋桐(章士钊字)”的名字。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在北京病逝。临终,他托付章士钊继续照料自己最看重的两个学生:毛泽东与蔡和森(章士钊曾借给“毛生泽东、蔡生和森”两万大洋,襄助其勤工俭学等革命活动)。
章士钊满怀悲痛地撰写了《为杨昌济逝世征集博金启示》,对杨昌济的品行、学识、节操,给予高度揄扬。文后签名者,共二十九人,首位蔡元培,北大校长,次为章士钊,第二十七位,为毛泽东。
杨昌济殁后,章士钊的“铁三角”彻底解体。杨守仁活到三十九岁,杨昌济活到了四十九,皆英年早逝,而小其十岁的章士钊虽历经“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蹉跎岁月,却活到了九三高寿。
此前杨昌济的得意门生毛泽东,由长沙乘火车到北京,住进杨昌济“板仓寓所”,又经杨氏介绍给李大钊,被安排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从而为其开启了认识中国与世界的窗口,都已众所周知。至于杨昌济去世后,毛泽东娶其女儿开慧为妻,随后他的“骄杨”生下岸英与岸青,再后谱写那“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壮丽诗篇,则更是家喻户晓了。
一代风华,与恨俱尽。呜呼,杨守仁!呜呼,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