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9 石涛 山水小景 (四帧) 册页 (四开)
LOT号 | 3539 | 作品名称 | 石涛 山水小景 (四帧) 册页 (四开) | ||
作者 | 石涛 | 尺寸 | 17.8×10.8cm×4 | 创作年代 | -- |
估价 | 4,000,000-6,800,000 | 成交价 | RMB 8,280,000 | ||
材质 | 水墨纸本 | 形制 | 册页 | ||
题识:1.清梵空朦里,人行乱石中。钤印:老涛 2.何处山翁结茅屋,悠然澹迹水之涯。晚来落日波中见,风细纹轻锦烂沙。石涛。钤印:济 3.石涛济。钤印:济 4.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长杆一寸钩。一曲一歌一缸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小乘客。钤印:济 题盒: 外:石涛小景四幅。 内:王麓台尝云: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麓台岂阿所好者乎,何其推许至此也。盖石涛笔意纵恣,脱当窠臼,睥睨古今,横溢矩矱,是麓台之所为未逮耳。今见此小景四幅,大不出数寸,而有千里之势,不敢以画作当,只写胸中逸气,故豪宕乃而,于是尤服麓台知人之雅鉴矣。癸亥(1923)榴华月,长尾甲识。钤印:长尾甲印、雨山 说明:作品原为四短轴,装于一盒,今四帧入框。 小水小山千点墨 一丘一壑一江烟 ——读石涛《山水四帧》 明清易代之际,清初的画坛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除以四王为首的“正统画派”外,还涌现了一批以明末遗民为主的画家,隐迹山林,寄情翰墨,其中以艺术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强烈的石涛、弘仁、髡残、朱耷合称的“清初四僧”最具代表。 此四帧山水为石涛所作。石涛(1641-约1707),俗姓朱,名若极,明王孙。与四王纯粹师古为法的正统画派相异,石涛其画在于“搜尽奇峰打草稿”,师古但为我法所用。构图新奇,笔墨淋漓,面目独具。此小景杰品虽无年款,但根据其一落款“小乘客”可推测是其中早时期作品。石涛早年在松江时,拜一代名僧旅庵本月为师,后避难旅居于宣城,此时石涛沉心于佛门下,佛法尝曰:大乘渡人,小乘渡己。想是引此意,故有“小乘客”此号。清代李驎《大涤子传》也载,在宣城时期石涛“自称为小乘客”。 全观此四帧山水,构图以“截取法”特写其景,传达深邃之境。正如石涛所认为“不可拘泥于三叠两段”,此套无论取景构图,都更侧重强调所绘之景的虚实变化,仿如相机聚焦前景,后景因景深过小而适当虚化。每开主景枯木茅屋,坡岸重苔均细致描绘,反观远山则墨笔更为氤氲,用以强调虚实意境。其三开虽稍显不同,但此意更强:中段渴笔精绘山塔林木,横直交错,焦点于此;而前后山景只缀以苔点,并无多绘。《苦瓜和尚话语录》皴法章第九:“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此册从画风来看,石涛已受到一定梅清的影响,除其善用的湿笔墨法外,皴法参以解锁。笔墨章第五记:“墨之溅笔也以灵。墨非蒙养不灵”,枯湿浓淡兼施,水墨渗化笔墨融和,体现山川小景的深厚。大部的留白则辅以画面极强的空间感,又如《画荃》尝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此石涛山水四帧配以木盒,长尾甲题于盒上。长尾雨山,讳甲,字子生。他因得藏唐代草圣张旭的真迹而将自己的斋室取名为“草圣堂”,是日本著名汉学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并与深受石涛影响的清末“海派四大家”之吴昌硕甚是友好,他对其收藏的书画多配以精良考究的木盒,并在盒盖署名题识,年款也常落汉历纪年。 石涛一生云游多处,师法造化,诗书画自成一家,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时代气息。其重要作品也多以小景册页呈现。石涛曾题画诗云:“小水小山千点墨,一丘一壑一江烟”,此山水四帧也正呼应了石涛的笔墨情怀罢。 在2015年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一套张大千旧藏石涛山水四开,为清末李释戡题签,刘力上长跋于后:“此册是石涛早期之作,用笔俊俏,用墨秀润,虚实相生,干湿得宜,非有高深造诣不能得之。大千夫子十分珍惜,经常携带身边,细心观赏。……”此大千旧藏四开山水无论尺寸亦或纸张均与本套一致,画风书风也极为相似,又同钤“老涛”一印。可推断极有可能是为一套所作,早年散开,分别流传至今。 |